中国水利网站11月10日讯(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 通讯员 何军)内蒙古河套灌区按照自治区打造生态保护屏障的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和灌区发展规划要求,以绿色灌区、生态灌区、美丽灌区为宗旨,大搞冬季生态造林,计划两个月内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039.5亩,种植乔木354.85万株。
河套灌区充分利用秋灌后的大好时机,完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冬季造林工作的全面推进,从10月初开展造林工作以来,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不断创新机制。坚持从给政策、创环境、搞服务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继续推行“谁植造、谁管护、谁拥有、谁受益”的营造机制和“部门引导、项目带动、干群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与灌区绿化。
二是注重科学造林。目前,灌区渠沟堤岸立地条件复杂,特别是剩余的绿化空白段落立地条件差、植树造林难度大。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严把造林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做到不整地不造林,不浇冬水不造林,苗木不合格不造林,着力打造出整地高标准,抚育管护细的精品造林工程。今年灌区计划秋冬季整地7768.6亩,整理堤岸212.5公里,目前已完成整地3728亩。
三是强化林木管护。为了巩固造林成果,确保林木的成活率,各单位均建立和完善林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防火和禁牧的综合督查,重点抓好林木绑扎、涂白浇水、修剪、除草、巡查、病虫害防治、鼠兔害预防等工作。在新植林木的管护上,要求基层单位一年内浇水至少要达到6至8次,除草要达到3至4次,3年以上树木一年内至少修剪、除草2次,浇水达到3次以上,并在封冻前全线浇爬冰水。
四是狠抓落实工作。为了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总局将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督促检查,实行月督查、季检查、年终考评验收制度,对工作进度快、完成任务好的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奖励和扶持,对工作落实不力、任务完不成、造林质量不高的予以通报批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