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从“臭水满塘”到“幸福满堂”
——记满堂河的变迁
 
分享到:
2020-11-10

  河流是城市的灵魂。水资源严重紧缺的辽宁省沈阳市,近年来坚持生态治河理念,让曾经有水皆枯、有水皆污的城市水系丰沛灵动、鸟语蛙鸣、重归自然。贯穿治河行动始终的,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

 

  满堂河,一条流经辽宁省沈阳市区东部的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浑南区满堂街道上木村,从东北流向西南,河道蜿蜒曲折,河流总长25.2公里,流域面积62.9平方公里。几经变迁,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关注。

  一条河的三个生命阶段

  家住沈阳市农大社区的赵秀丽向我们介绍,26年前,她刚结婚,嫁入沈阳,家就住在河边。那时,这条河还叫牤牛河,水流虽不大,但还算得上清澈。夏天,河里有成群的小鱼小虾,也时常看见调皮的孩子们在河里野浴。当时,河的沿岸除了沈阳农业大学家属区外,几乎找不到楼群。沿河是大片的滩涂、果园、农田,还有零星的几个村落。这可能也是当地百姓把这条河叫做“牤牛河”的原因,与农业、农村分不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赵秀丽家附近多了很多外来人口,打工的,做生意的,也有长住的;农大社区周边也新建了几处社区,沈阳这座中心城市逐渐向外拓展,来到了“牤牛河”边。“牤牛河”也从此改名为“满堂河”,不仅因为沿岸有一个满堂的地方,也寓意了当时人们对“金玉满堂”或者说“财富满堂”的期盼。

  大凡河流,总会经历三个生命阶段。第一个阶段,它是哺育沿岸百姓的母亲河,风貌原始,桀骜不驯,旱涝不由人。当沿岸百姓富足了、繁衍了,对这条河流不满意了,想要多索取,想要去征服的时候,河流就到了生命的第二个阶段,人水矛盾开始凸显。而第三个阶段,就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在自然面前,自身的渺小,开始修正错误、保护河流,重归人水和谐共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为了给沿岸开辟更多可供利用的土地,满堂河的滩涂被平整,蜿蜒的河道被取直并瘦身,河边垒起了水泥、石头堤坝,防止洪水。洪水虽被控制住了,但短短几年,赵秀丽就看出了问题,死猫死狗、生活垃圾随时可见,一到夏天,满堂河臭不可闻。

  河流污染,表象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满堂河污染的原因是因为沿岸居民多了,排泄的污染物多了。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很多污水、垃圾被直排入河流,造成了水质的污染。整治的第一步,要从排污设施入手:新建排水管线;对老旧管线进行维修;沿岸多设立垃圾集中收储点,减少垃圾入河。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形成的污染,仅靠这些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形成的人水矛盾,仅靠这点投入并不能达到根本性的改观。一到雨季,上游冲下来的垃圾仍然会阻塞河道,每到高温季节,河水还会莫名变臭、变色。

  赵秀丽说,那几年,她在社区工作,经常会接到居民们的投诉,说实话,这条河离老远就能把人熏个跟头,路过河边,大家都要捂着口鼻,那时,大家把满堂河叫做“臭沟”。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宣告了多年来向自然过度索取历史的结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变成政府的实际行动。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一个探索、实践、认知,再探索、实践、认知的过程,只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10年,沈阳市进行区划调整,金家街道及满堂地区划入沈河区。条块分割的治水变为一区负责,2012年起,由沈河区牵头,联合市城建、市水利、市环保等多个部门,开始对满堂河进行生态治理。满堂河也迎来了自身生命中的第三个阶段:新生。

  去黑除臭 正本清源

  2016年,在满堂河,沈阳市首先打响了治污攻坚战。

  满堂河水源主要为满堂河两侧排入的污水、满堂河污水厂出水及自然降水。长期的污水直排,形成了黑臭淤泥,在丰水期不断向河水中释放污染物,使河道丧失了自净功能。底泥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偏高,经过水流的冲刷,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体黑臭。

  为彻底解决黑臭问题,沈阳市利用冬期对河道进行“异位清淤”:底泥采取脱水方式稳定固化后,用作道路回填土,实现无害化资源利用,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2017年,实施满堂河截污工程,建设了截流管线1130米,对农业大学附近的富友家园小区及农贸市场污水源进行截污,经过泵站提升后进入辉山明渠污水处理厂,消除了直排污染源。

  2018年7月,满堂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19年4月末出水,水质达到北京标准B级。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成为满堂河重要的补给水源,改善了满堂河的水质。

  生态治河 利在千秋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而水对整个生态系统功能起着基础性调控作用。要遵循水循环的规律,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生态治理。

  2018年,在原沈阳市水利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水务局,一字之差,折射出了从重工程到重生态的治河理念之变。

  生态治河,意味着并不将洪水视为敌人,一味让它快速排走,恰恰相反,是要通过恢复一些河滩、湿地等自然调节系统,让汹涌的水变得心平气和,有空间积蓄净化,也有时间滋润万物。在满堂河生态治理中,沈阳市采用了以“海绵”装备调节河水丰枯、缓解旱涝灾害的办法。

  滨笼护脚,生态框护岸,自嵌式挡土墙结合绿滨垫护,坡面绿滨垫缝隙内填充种植土,种植土内混入牛毛毡,约束河水的刚性护岸与绿色生态植被结合,这些新装备、新设施、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增加了堤坝、岸坡的吸水、存水功能。

  针对满堂河枯水期流量很小,汛期洪水来势迅猛的特点,在满堂河规划了双河道。这在提升防洪、过流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湿地面积,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从堤坝、护脚到滨河慢道的“海绵”材质,再到有意的弯曲河道营造岛屿湿地,满堂河的沿岸全是能“呼吸”、会收纳的“海绵”元素,确保了河流丰水期留得住水,枯水期不会干涸,岸上岸下、地表地下互相涵养。经过短短几年的生态修复,满堂河流域植被明显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曾绝迹多年的白鹭、苍鹭等候鸟也会在春秋两季到这里停留觅食。

  专河专人 专河专策

  2018年,沈阳市实施“河长制”,满堂河沈河区段设立市级河长1名、区级河长1名、街道级河长2名、社区级河长8名、护河员8名,满堂河有了专人负责、专策应对。

  针对满堂河的水势、水质、河道等因素,市河长办设立了专门的水利维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专门政策。

  河长制刚设立的那一年,赵秀丽担任了农大社区的党委书记,她也有了一个新职务,社区级河长,负责农大社区里满堂河的巡河、护河,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当她和同事们一起巡河的时候,莫名的自豪总会溢于言表,她见证了满堂河的新生。

  幸福“满堂“ 人水和谐

  经过持续的生态化、景观化提升,如今,沿满堂河已经形成了一条生态廊道,占地面积约139100平方米。

  文化展示长廊、古井桥、樱花岛、白鹭栖息地,成为远近游人的好去处。水、岸、路、河形成了有机一体,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土泥道变成了林荫大道。每到节假日,伴着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游人如织。

  满堂河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目前已经有多家养老机构选择在金家街落户,并已开工建设。沿着生态廊道也开业了咖啡厅、书店、游乐场。将来,这里将成为沈阳市民生态旅游、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出行首选。

  如今的满堂河,水清、岸绿、路通、景美,鸟飞鱼跃、人水和谐。从曾经的“臭水满塘”到如今的“清水满堂”“绿色满堂”“幸福满堂”。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沿河居民得到了最普惠的民生红利,也让人们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1月10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沈阳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幸福河流
一线直击:辽宁连续作战 全力应对强降雨
一线直击:辽宁继续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一线直击:辽宁全面做好迎战“巴威”准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宁桓仁县和平村穷山沟变美家园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