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碧波荡漾乡村美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纪实
 
分享到:
2020-03-31

  □特约记者 刘茂林 通讯员 焦贤浪

  时下,漫步在百里富水河畔,散步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走进广袤农村,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致随处可见……

  近年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投资近3亿元,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收集治理工程,全面提升改造城镇污水收集治理系统,农村污水治理成效初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全域推进城镇污水治理

  将城镇污水治理作为污水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域推进乡镇圩镇污水治理。

  青原区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启动乡镇圩镇污水处理覆盖工程,对富水河、赣江、泷江等主要河流及支流,白云山水库、螺滩水库等490多座水库、小山塘,全区1147个自然村的水塘沟渠进行飘浮垃圾清捞,清淤水塘200余口、淤泥回田150余吨,清理黑臭水体200余处,有效遏制了农村污水乱排、污水横流现象,水环境显著改善。

  针对城郊天玉镇和河东街道部分村庄,青原区按照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原则,投入资金9200余万元,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20余公里,实行雨污分流,提升扩容改造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

  据悉,青原区目前已完成了圩镇氧化池工程建设,实现对污水“生态疗法”。同时完成了城市建成区和圩镇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城区、景区、圩镇污水处理率90%以上。

  分类推进村庄污水治理

  以富水河和青东公路为主轴线,向两翼连片梯度扩散,分类推进村庄污水治理,逐步实现全覆盖。

  青原区因地制宜,对地势平坦、人口规模较多的村庄,铺设污水收集管网,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微动力生物菌等技术集中处理;对人口规模较少的村庄,采用化粪池、生态氧化塘等技术分散处理,使粪污不能直排,不能污染公共水体和周边环境。目前,青原区完成93个人口规模较大村庄的污水管网铺设,受益群众达2万户8万余人。

  污水不入河,富水清如许。说起富水河的变化,富田镇王家村村民王良侣直竖大拇指,“以前,富水河垃圾漂浮,水臭烘烘的,而如今,水质大有改善,河水更清了,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

  全面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以“三清两改一管护”为重点,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扫垃圾、清理塘沟、清除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改善环境,全面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青原区全面开展清捞飘浮垃圾和水塘清淤,并选择基础较好的村庄,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开设垃圾兑换银行,变废为宝,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关停禁养区和环保不达标畜禽养殖场200余家,解除水库承包合同16家,取缔砖瓦窑7家、非法砂场8家,关闭园区污染超标企业8家,水库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赣江、孤江、富水河水质均达III类水以上。

  同时,青原区建立农村污水治理奖惩机制,筹集资金2亿元,出台奖补办法,对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按95%的标准进行奖补,并每年安排775万元农村环境整治管理资金,保障了农村污水治理有序开展;严格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奖励,对前两名的乡镇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排名末位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31日

刘茂林 焦贤浪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复工建设高效推进
江西永丰县提前进入主汛期
不一样的静悄悄——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速写
小小护河宣传员“上岗”
江西景德镇:积极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