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把脉江河 问诊防汛
——探访江西吉安市青原区防汛备汛工作
 
分享到:
2020-03-04

  □特约记者 刘茂林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年。今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防汛,未雨绸缪,从实战要求出发,提前做好责任落实、物资储备、队伍建设、督查整改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防灾减灾之基础,确保实现不垮一堤、不倒一库、不死一人的防汛目标。

  防御与抢险并举,打有准备仗

  早春的一日清晨,漫步在值夏芳洲村富水河畔,只见杨柳依依,河水清清,两条标准化堤防依河而行,伸向远方,防洪安澜。昔日的洪泛区,如今成为鱼米之乡。

  芳洲村之嬗变,源自于青原区近年来持续大兴水利。截至目前,青原区累计完成投资39394万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4座,新增水库蓄水能力1580万方;综合治理富水河、孤江、赣江及山洪沟30多条,疏浚河道140多公里,新建堤防50多公里,全区各乡镇防洪能力均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

  虽说水利工程固若金汤,但也不能说可以高枕无忧。为此,青原区成立16个重点水利工程防汛指挥部,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担任指挥长,一堤(库)一策,编制度汛方案。同时依托驻区部队官兵、消防救援、基干民兵等力量,组建多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专攻急难险重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青原区还储备了防汛车辆76辆、冲锋舟(艇)8艘、石料6000方、油料21吨、编织袋6万多条、杉木50方、毛竹500根、潜水泵5台等。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对每座小型水库至少落实30方砂卵石,实行专人管理,防止丢失被盗。

  线上与线下同频,打好主动仗

  2月18日,花岩水库安全管理员孙礼楠点开“河长制”APP,将修复水毁渠道、坡坝、溢洪道、启闭机等情况拍照上传,远在青原区水利局的工作人员通过APP实时了解花岩水库的运行情况,“全覆盖监控,360度,24小时,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看得一清二楚。”

  近年来,青原区重点打造智慧水利平台,在三大河流沿线安装监控摄像头77个、水位自动监测系统137套及水库水雨情设备51套,建成包括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雨量监测等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线上”管理,开启了智慧治水新阶段。

  完善“线上”建设的同时,青原区强化“线下”防汛。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挂乡镇、乡镇领导挂片、区直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防汛责任落实网络,落实防汛责任人5000余人,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创建“十户联防”平台,将10-20个乡邻组成一个联防群,群里人员遇到困难,只要拨打“995”报警,就有人员赶来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如今,“线上”“线下”完美融合,形成一张覆盖全域的“天罗地网”,为青原区防汛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随时迎战大汛大洪大灾。

  平时与战时一样,打赢攻坚仗

  去年3月份,在青原城区赣江畔,每年的防汛抢险军地联合演练如期举行。江面上,两艘救生快艇如脱弓之箭,赶往事发地抢救落水人员。与此同时,转移受困群众和物资、舟艇自救互救、圩堤漫溢险情处置、圩堤脱坡险情处置、城市内涝险情处置、救援船只受困人员解救、伤员紧急救治和快速转运、船只火灾扑救、舟艇翻船自救等演练课目也有序进行。

  平战结合,寓战于平,青原区以临战姿态推动防汛备汛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防汛抢险演练无法举行。在山洪易发区富田北坑村,新《安全度汛明白卡》张贴在村民廖学军家墙上,帮扶干部手机号码、应急措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内容,一目了然。“有了明白卡,什么也不怕。洪水未到,干部来了。”廖学军说。

  为严肃战时防汛纪律,青原区严格落实《防汛责任追究规定》,对因失职、渎职和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责任人,视情给予通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4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吉安真金白银治理赣江流域水环境
江西景德镇:加快修复水毁水利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战“疫”下:吉安水文扎实做好突发事件水文服务
江西景德镇:防疫巡河两不误 河湖健康有保障
“逆行”在疫情最前沿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