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12日讯 秋风送爽,酷暑消退。笔者驱车来到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荷塘灌区,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卷起了千层浪,散发着勃勃生机。
谁能料想,不久前,这里曾经发生一场大旱。“如果没有抗旱服务队的及时帮助,开挖抗旱井,这一片稻田恐怕成了荒地。”农民肖木樟说。当时,他们试着拨打区抗旱服务队的电话,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们带着机械来了,两天打成一口抗旱井,引来“救命水”,浇灌了300多亩农田。“没想到我们还享受到‘点餐’式水利服务!”
2011年以来,青原区乘着水利改革之风,突破体制障碍,盘活现有资源,释放内在潜能,加快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一条龙”式、“点餐”式水利服务机制,力使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实现点对点、精细化服务。
今年成立的区抗旱服务队,还没有来得及壮大成长,就迎来了一场大“烤”验。7月15日开始,该区连续28天出现高温晴热无雨天气,平均气温38℃以上,最高气温突破40℃,旱情迅速发展蔓延,导致部分山塘、水库干涸,17950亩农田受灾,其中重旱3500亩。
抢修水毁工程、挖抗旱井、清淤渠道、安装水泵提水,一件件事情、一桩桩工作,区抗旱服务队全力以赴,认真完成,浇灌受灾农田17510亩,浇灌率达97.5%。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