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江西新干:推广责任承包让小农水工程发挥长远效益
 
分享到:
2013-09-05
 

  中国水利网站9月5日讯 (通讯员 曹毛如)江西新干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俗有赣中粮仓之誉。今年的粮食丰产得益于该县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而数量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堪居头功。统计显示,该县有小型蓄水工程753座,总库容1.2亿方,排灌站447座,抗旱井2526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5处。这些工程在助力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以及抗御水旱灾害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

  如何用好、管好这些小农水工程,做到工程常新、效益持久,新干水利人在长期的管护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特别是2006年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形成了高效灵活的小型水利工程目标责任管理模式,并由此先后荣获了水利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明确责任主体,工程有户口。2006年该县出台了《新干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首次明确小(1)型水库和小(1)型排灌站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管理;受益范围跨乡镇的小型水利工程原则上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小(2)型水库、山塘和小(2)型排灌站工程由受益村委会或村小组负责统一管理。

  落实管护人员,工程有人管。小(1)型水库由乡镇政府设立专门管理站,并聘请专职管理员,每座不少于2人,小(1)型排灌站每座不少于1人;小(2)型水库、山塘和小(2)型排灌站由村委会或村小组聘请管理员,每座不少于1人。管理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实行执证上岗,负责工程的日常巡查、大坝维护管理和汛期报汛等工作。到今年为止,该县已连续8年累计发放《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上岗证》612本。

  创新管理模式,责权利明确。2006年以来,该县对小农水工程大力推行以目标责任管理为主的工程管理模式,一举改变过去工程用了没人管、荒废老化、功能萎缩的不良局面,真正做到了工程“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护”,工程功能逐步得到改善、恢复和提高,活力彰显。具体做法是,所有乡镇全部实行小农水工程管理责任承包制,乡镇对辖区内直管的小型水利工程全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目标管理,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绩效考核;村、组直管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村、组结合各自实际,与管理员或兼职管理的承包者签订目标管理协议,明确"责、权、利"关系,协议规定管理者必须无条件服从防汛抗旱调度。小型灌区实行村、组两级责任管理模式,承担灌区清淤、放水、水费收缴以及渠道修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完善管理举措,管理正规化。一是健全规章制度。该县水利部门为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统一制定了安全管理、巡查巡视、维修养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程管理职责,并严格监督执行,确保了工程管理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二是经费有保障。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经费以水费和清淤费为主,主要用于支付管理员工资和工程维养,不足部分各乡镇给予补贴,如遇到相对较大或问题比较突出的特殊情况,由县财政安排资金进行奖补。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每年县、乡两级都要组织1-2期水利业务培训班,实现了基层水管员业务培训常态化。同时,编印工程建设与管理、防汛抗旱等业务手册,人手一册发放到位,有效提升了基层水管队伍的业务素质。四是推行考核奖励。从2006年起,我县坚持对工程管理实行目标考核,县财政每年拿出1万元,对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前三名的小(1)型水库管理单位进行奖励。乡镇相应对辖区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目标管理考核。通过评先进、树典型,有效推动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9月5日

曹毛如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江西柘林水电站3号发电机组转子成功吊装
江西金溪县:科技助力水土保持“强监管”
江西泰和县:节水灌溉助力茶园丰产丰收
江西强化水利行业监督管理
“小渠系”配“大管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