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展示大国重器风采——南水北调二〇一九江苏东线拍摄心得
 
分享到:
2020-03-06

工人们在淮阴四站泵房内巡视 缪宜江

蔺家坝站泵房巡视 缪宜江

淮河入江水道万福闸 缪宜江

  □缪宜江

  在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普及的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可要拍出与众不同的摄影作品,除了摄影技能外,还需要审美思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练就“摄影眼”。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有多深,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刷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

  江苏省水利摄影协会自成立以来,除了参与本省各类水事活动宣传之外,还先后通过投标和海选等竞争方式,承担了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国国家地理》“大横断”科考探险、《今日头条》“寻水秘境”全国大赛、央视“航拍中国”和“美丽中国水”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很好地锻炼了人才队伍,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2019年在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支持下,江苏省水利摄影协会组织部分骨干会员,分阶段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进行专题拍摄。在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指导下,经过会员们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拍摄和编辑《南水北调2019江苏东线掠影》画册的过程中,有些感受想与大家分享,敬请各位老师、同仁们斧正。

  为了圆满地完成这项专题拍摄任务,在出发前我们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交流。过去我们曾组织会员到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工地创作,面对全新的大题材,大家很兴奋,也创作出不少佳作。而这次拍摄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是大家较熟悉的水利工程,沿线泵站工况、河道基本相同。拍摄老题材,大家只要选择好适当季节与天气条件,拍起来驾轻就熟。但如何有新的突破?事先做好功课是前提,明确我们拍摄图片、视频的用途:一是为记录日常工作,做为存档用;二是作为对内、对外形象宣传素材用。围绕这一拍摄思路,我们上网查阅了目前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运行情况,拟定拍摄方案,根据摄影团队人员擅长技能,安排任务,选择最佳时节进行拍摄。

  记录日常工作的图片

  拍摄水利工程日常工作存档用图片,可按我们常说的“规定动作”来拍,如拍摄闸站上游、下游,室内、室外环境等工况的镜头。这种记录性图片有一定摄影基础的会员都能拍好。但如果要体现图片的存档价值或史料价值,则需要我们从360度现场空间去寻找相应的元素,如泵站日常工作环境、符号、标语、标式,工作人员的着装、精神面貌、使用工具等等。有经验的记者和摄影师往往会在拍摄时关注这些不显眼的元素,因为这些能说明并代表着时间印记的元素很重要,就像我们观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片,与今天图片里人物活动对比发现的差异,这些元素恰恰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解读图片,这才是存档记录图片的价值所在。

  工程形象宣传片

  作为水利工程形象宣传用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与时代接轨,作品既要接地气还要有艺术性。

  为了追求作品的表现力,我们借鉴全国宣传片成功经验,采用海、陆、空的全方位视角加上“杀鸡用牛刀”的手法来表现,利用不同时分的光影效果,大胆构图,精心表现。有些镜头我们采用时髦的“延时摄影”手段,尽管耗时费力,但在表现水利枢纽大场景的运用中效果极佳,将变换的光影、翻滚的白云、惊艳的霞光瞬间浓缩了。拍摄抽引江水北送场景时,采用水下相机将超广角镜头一半藏在水里、一半露在水面固定好,用手机遥控,运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让翻跃的水花,时而像蚕丝、时而如蛟龙,独特的视觉效果,充分诠释了摄影的魅力。

  在人物活动场景上,运用了中、长焦距,多视角抓拍工人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力求人物活动的真实、自然、生动。尽管抓拍不易、成功率低,但它往往最能捕获工人们朴实的精彩瞬间。在室内大场景的表现上,利用摄影的透视原理,让厂房内宛如明镜的地面与整洁的水泵、醒目的标识等进入画面,依靠现场的氛围来丰富烘托画面,让图片说话,读者可从这一幅幅工程图片中,感受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无人机航拍

  航拍,是每位摄影人的梦想。如今无人机的使用,让航拍变得更为便捷,但要拍好则不易。

  10年前,我们为了一次航拍的成功,需要花数月时间做前期准备。此行的工程航拍工作量大,要想拍摄到满意的工程大全景,我们同样需要做细航拍方案。针对沿线枢纽工程的规模、河道的走向、坐落的方位,以及周边的环境等,特别是高压线等障碍物高度及通信塔的干扰等,设定无人机安全飞行高度和水工建筑物与河道较美的角度,根据上下午光线特点,选择时段拍摄。

  安全操控飞行是第一位的(需持证飞行),需要娴熟地掌握无人机操作与拍摄技巧。在拍摄大场景时,我们运用接片与后期合成手法,克服无人机像素偏小的缺点,从而达到高像素、大画面的结果。时常为了拍好大场景画面,需要等上一整天,起飞三五个架次,才能拍到一两张较为满意的片子。

  这次专题拍摄虽是常见的水利工程题材,但对我们同样是一次挑战。若要拍好每幅图片,使之成为摄影作品,除了精心策划,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事先做好功课,练好画外功夫,理解并运用好摄影基本属性,用所学到的摄影理论为先导,灵活运用,大胆实践。如此一来,无论拍摄什么题材,你都一定会有收获的。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3月6日

缪宜江
见习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力保障国家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工作 持续输水6836.36万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守护北方生命线
南水北调河西支线工程复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复工
南水北调干线北京段复工检修安全有序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