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淮安市三项水文化工程今日开工

2011-11-08

  中国水利网站讯  11月8日上午10点38分,在淮安市袁集镇桂塘村,初冬的暖阳映照着古楚大地,喜庆的拱门迎来了四方宾客,淮安市三项水文化工程集中开工典礼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主任潘杰,淮安市水利局局长黄克清等相关领导参加开工典礼。

  本次集中开工的三项水文化工程,分别是大清口记事碑亭、石码头记事碑改建和洪泽湖大堤起始点标志建筑。其中,大清口碑亭工程位于淮阴区袁集镇桂塘村,主要设置记事石碑刻一方,新建古典方亭一座,以彰显古楚先人治水功绩;石码头记事碑改建工程位于市区承德路御码头桥东北,主要是扩建现有记事碑,展示淮安明清时期“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发达的漕运文化;洪泽湖大堤起始点标志建筑工程位于淮阴区码头镇张福河东侧二河堤,主要是在洪泽湖大堤零起点处设立标志建筑物一座,以纪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被誉为“水上长城”的洪泽湖大堤这一伟大杰作。

  三项水文化工程均由具有多年古文物设计经验的单位进行设计,并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其间几经修改完善,最终确定方案。市水利局黄克清局长要求参建各方要深怀景仰之情、感恩之心,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努力将水文化工程打造成精品之作、传世之作,为淮安水文化建设增添绚丽一笔。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传承,文化是一个行业的灵魂。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绿水城市,水文化是淮安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重要组成,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构筑现代文明、彰显淮安特色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淮安市水利局委托河海大学编制了《淮安“十二五”水文化发展规划》,统筹谋划今后五年淮安水文化建设,坚持“依托水利行业、挖掘水道文脉、彰显水貌特色、提升水城品味”的理念,围绕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利”建设,突出独具淮安特色的水文化、水景观,着力打造水文化主题旅游景点,努力为“碧水生态人文城市”提炼丰厚的水文化基石。与此同时,淮安市水利局成功举办了“淮安水文化周”大型系列活动,圆满举行了淮安市水利系统第二届职工文化体育运动会,通过《水利之春》文艺汇演、激情唱响《淮安水利之歌》,通过文体运动会、激扬开展18大类49小项竞赛项目,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传承了水利文明,绽放了城市水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1月8日

徐晶晶


  相关新闻: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二阶段省级培训班开班
东海县十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
淮北市表彰年度节约用水先进
淮安市学校节水工作全面提速
淮安市南水北调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启动
江苏省部署开展节水型学校创建活动
连云港市新沂河今年首次行洪
江西省批准设立水利厅工程建设稽察事务中心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