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7日讯 在日前召开的苏通长江大桥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对在大桥建设中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海大学被授予“苏通大桥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河海大学索塔地基基础稳定与安全监测专题组被授予“苏通大桥科技创新工作先进班组”荣誉称号,陈志坚教授被授予 “苏通大桥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朱俊高教授、殷宗泽教授、王俊杰博士撰写的论文《苏通大桥主桥墩超长桩群桩基础的工作性能》被评为优秀论文。在这次表彰中,河海大学是唯一被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高校和唯一获得所有四种奖项的单位,这也是学校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做出的新贡献。
河海大学曾参与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的建设,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并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有功单位荣誉称号。
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工程规模浩大,科技含量很高,其建桥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由桥梁建设大国向建桥技术强国的新跨越,全国关注,举世瞩目。河海大学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参加了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和科研工作,这次受到表彰的陈志坚教授和朱俊高教授、殷宗泽教授分别是地质工程学科和岩土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