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1日讯(通讯员 张兴良 记者 边境) 新《水土保持法》今日开始施行,吉林省随之展开宣传月活动。上午,全省各级水土保持专业人员集中参加了水利部组织的学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视频动员会。
据介绍,吉林省各地今天也开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随后,全省将围绕新《水土保持法》开展各级水土保持专业人员培训,及生产建设单位和各级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黑土区中部,拥有宝贵的黑土耕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吉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制约着全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区一期工程、国家农发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拉动内需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坡改梯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编制完成了全省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带动全社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65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重点开展松花江、辽河等主要江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水土资源保护,加快黑土地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粮食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障和提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