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湖南省株洲市:城水共融谱新篇
 
分享到:
2020-03-24

城水共融的株洲(张建平 摄)

  □通讯员 龙会彦 刘小花 王荣

  “正因为有了水的滋润,株洲这座铮铮铁骨的工业之城,才显得温婉动人,才变得曼妙多姿。”在株洲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彭良平看来,保护水、亲近水不分你我,水利部门将一如既往善待水、敬畏水,开创“人水和谐”的新局面。

  拉“挡板”:丰水城市拧紧“水龙头”

  株洲市境内水系相对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然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质量污染、用水空间“余额”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株洲市抢抓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契机,着力源头治理、水岸同治、污染防控,成功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成为破解水问题、做活水文章的第一步。2014年,该市就制定了《株洲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划定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拧紧城市“水龙头”。在湖南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评中,该市多次获评优秀。

  作为用水大户的农业,也拉长了提高用水效率的“挡板”。通过推进大型罐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近年来该市共争取上级财政投资3.15亿元,对酒埠江、官庄两个大型灌区和荷田、藕塘、岩口、杨柳、皮佳如等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节水增产和农民增收。

  节水绝非一朝一夕,人人节水格局的形成更要倾注全民的力量,今年3月,株洲市水利局启动节水机关建设工作,向节水“最后一公里”发起挑战,争做节水标杆示范。在湖南省第一批30家省级节水载体该市8家单位名列其中,创建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全省前茅。

  立“样板”:河湖治理打造“新岸线”

  近年来,该市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护好“盆中的水”,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河湖划界、打击非法采砂等专项行动,解决了一系列河湖问题。该市还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让“岸上垃圾不入河、入河垃圾不出境”,水利部门对河湖“清四乱”进度实行动态监管,确保件件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跟踪。湘江城区段河道日常保洁工作纳入数字城管系统,设立河道管理、保洁视频监控点36个,对湘江城区及18个重要电站、水库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基本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河道保洁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实施城市防洪、河流生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8类别项目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98座,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7.14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25条,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5%,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一条条生态岸线串联城乡。前不久,该市东阳湖、杨柳湖、大京水库等3个河湖获评省美丽河湖。

  强“护板”:以河长制守护“河长治”

  早在2017年,该市在湖南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市425条河流、964座水库都有了“管家”,实现了“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的转变,基本形成“党政主导、高位推动、部门联动、责任追究”的工作格局。大到江河,小到水库,实现四级河长全覆盖,消除垃圾河、黑水河、臭水河,遏制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全面攻坚水污染难题。

  水利部门在全省首推“4+1”多部门参与轮值执法机制,实行湘江城区段常态化24小时巡查制,对涉水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执法力量单一薄弱的困境,实现“大执法格局”。该市还在湘江、洣水、渌江重点地段及酒埠江、官庄、洮水3座大型水库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对河湖进行动态化、全方位、广覆盖“数字化”监控。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24日

龙会彦 刘小花 王荣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湖南广泛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湖南省水利厅启动24小时水旱灾害防御值班
湖南召开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新闻发布会
水日水周,先声夺人!
湖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视频会议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