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湖南株洲:汛期在“赶路” 备汛在加速
 
分享到:
2020-03-10

  □通讯员 陈立志 刘小花 易谢冰

  3月6日,天元区滨江一村的渡口排渍站,“歇工”了一些日子的水泵,被抹上润滑油、更换控制开关后,重新运转起来。“试水成功!”株洲市河西防洪排渍管理站负责人何安琪,向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汇报。

  汛期正在赶来的路上,全市各处防汛工程提前演练。在排渍站、防洪堤坝、各类水库,备汛都处于“进行时”。

  排渍站 及时“体检”保运转

  “每年非汛期,是排渍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关键期,检修和试水都得走在入汛(4月1日)前。”何安琪告诉记者,排渍设备长年与污水雨水接触,容易发生腐蚀,尤其是一些管道深埋地下,维护起来难度大。

  比如清污机残留的废渣,有的与设备连成一块,需要用镰刀刮。工作人员还必须忍受一阵阵恶臭的侵袭,稍有不慎还会掉进雨污池。

  在此之前,河西防洪排渍管理站还组织了排渍设备运行操作培训,对一批检修难度大的“疑难杂症”,请来业务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目前,该站已组织技术检修组对所辖的5座排渍站进行检测,共有26台水泵、89块高低压屏柜、23座防洪闸门、19台清污机、900米排水涵管,通过了试运行。

  河道 剪去“长发”更清爽

  去年夏天,洪水兴风作浪,株洲市多处河堤出现险情。汛期结束后,水利部门按照工程大小、受损程度、影响范围等,明确了整修施工图、时间表,并启动了堤防堤坝管养专项整治行动。

  在湘江天元区群丰镇湘滨社区河段,工作人员拿着砍柴刀,背起除草机,对沿线杂草枯木进行集中清除。剪去“长发”后,江水拍岸的景象尽收眼底。“定桩安尺、砍树清杂、整坡除险、建巡逻道、设警示牌等工作,都将在入汛前完成。”天元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去年汛期出现险情的河段,天元区开展了重点排查,全面加强堤坝管养,共清理河道34千米,清除杂树、杂草、垃圾、淤泥等万余吨,建立了以河长制为依托的堤坝管养长效机制。“疫情发生后,工程停了一段时间,现在已全部复工,确保入汛前完成。”上述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市水利局还启动了“雪亮工程”——在湘江株洲城区段河道沿线重新布设摄像头36个,每个摄像头自带30倍变焦且均带红外感应夜视功能,24小时无死角为河堤“站岗”。市水政监察支队负责人介绍,这些“千里眼”可及时发现非法采砂、违规倾倒垃圾、违规排污等行为,还可检视河流交汇区域的情况,改变了以往的盲目巡逻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水库 不带“病症”进汛期

  3月6日,醴陵市船湾镇杨木档村,天空又飘来了雨滴,大塘水库的十几名维修工人,不得不找间屋子暂避。大塘水库管了杨木档村350亩农田,正常蓄水量有11万立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坝体出现了裂缝,涵管也有破损,被醴陵市纳入除险加固的43座水库之一。

  去年12月,施工队就进了场,通过填筑粘土培厚防渗处理后浇砼护坡,输水涵洞拆除重建,溢洪道也纳入加固改造的范围。“受疫情影响,工程停了一段时间,目前我们加班加点赶进度。”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再过几天护坡铺设草皮后,整个工程就进入扫尾阶段。

  “全市纳入除险加固的水库共有161座,施工进度已完成90%。”该市水利局建管科负责人介绍,为了不让水库“带病”进入汛期,局里派出了工作组,督促指导各地抢抓有利天气,确保年度建设任务按时完工扫尾,确保度汛安全和蓄水保灌。

  与此同时,株洲市964座水库也明确了防汛责任人,落实了水库调度规程和应急预案,全面投入隐患排查、防汛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10日

陈立志 刘小花 易谢冰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铁肩担责 湖南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备汛
湖南省水利厅召开备汛工作专题会
湖南株洲:湘江城区段河道装上“千里眼”
湖南水文人坚守“疫”线为农饮水“体检”
湖南省河长办督办龙王港与肖河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