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分享到:
2018-10-30

  中国水利网站10月30日讯 10月30日,湖北省水利厅在武汉组织召开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座谈暨试点验收会。会议听取了试点工作总体情况和技术评估意见的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会议一致认为,13个省级试点建设保障措施有效、布局合理、创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较好地完成了批复的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规划规定的试点期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试点期建设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2014年,湖北省水利厅确定了十堰市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宜昌市宜都市、长阳县、荆州市洪湖市、荆门市东宝区、钟祥市、黄冈市黄州区、咸宁市咸安区、通城县、恩施州恩施市、天门市等13个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县(市、区)开展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试点期三年(2015-2017年),目的是通过试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湖北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取得经验并加以推广。近三年来,各试点县(市、区)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别成立了以县(市、区)领导为组长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建立了一系列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统筹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水文化体系构建、水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营造了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有力改善了城乡水生态环境,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年试点期,13个试点县(市、区)共完成791项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总投资443.63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的152.5%。13个试点县(市、区)共确立253项考核指标,其中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值251项,完成率99.2%

  13个试点县(市、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总体上,各试点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在“河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节水型社会建设”“退渔还湖、退垸还湖”“水资源及水流产权确权”“生态农业和文明乡村”“特色水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生态治水模式。比如,宜都以贵子湖为示范基地开展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设人工湿地对污水排放进行提标再处理,率先实施农村塘堰水资源确权、水流产权确权;黄州对李家湾等农村生活污水采取智能光伏微动力处理,围绕长河流域打造“一线挂珠”的河湖生态水网,以遗爱湖为依托形成了浓厚的东坡历史文化;洪湖大力实施退渔还湖、退垸还湖等拆围工作,全面清理河湖沟渠水葫芦水花生,洪湖初步再现“洪湖水浪打浪”的自然生态美景;东宝智慧农场节水灌溉、现代农业科技园水肥一体化及无土栽培、金龙泉“感恩漳河”祭水大典;郧西天河生态廊道深度融合七夕民俗文化元素等等。这些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中探索形成的管理模式、治理思路和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具有较好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会议指出,各试点县(市、区)要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巩固提升试点成效,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推进机制,全面落实节水优先战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30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湖北房县发了小流域生态环境“财”
湖北房县吹响饮水扶贫“冲锋号”
湖北省水利厅宣传中心调研白起渠水情教育相关工作
湖北枝江市水利局开展鲜家港河道治理工程质量及安全联合检查
湖北枝江:齐抓共管治污水,齐头并进保生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