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鸡头山下生态水
 
分享到:
2018-05-07

  □特约记者 李广彦

  “双休”朋友相约下乡吃农家饭,一可休闲观光,二来顺路看望朋友,我爽快前往。

  饭庄在五眼泉镇鸡头山村——一个位于清江河畔的美丽村庄。这里毗邻清江高坝洲水电站,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离开公路主线,乡间仍然是平整的水泥路,农家小楼错落有致,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一幅富裕文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景象。近年来市水利部门以此为试点,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才变成这模样儿。

  近年来,农村环境好了,城里人都喜欢往乡下跑,农家饭成了农村经济的一部分。饭庄被碧水环绕,碧水被鱼儿戏闹,垂柳被风儿撩动,鱼池旁垂钓者如云,头顶时而有白鹭飞过。“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几个大字分外显耀。村干部们自豪地说:“水在农村太重要了,水足粮丰,水清景美,现在全村安全饮水率达到100%,不少农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绝大多数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水不仅让我们村环境变美了,绿色增加了,也让人变美了,人人热心水利,人人关心生态,人人爱护水源,人人靠水致富,每处小型水利设施都责任到户。

  沿途所见,几个村的水环境都跟鸡头山差不多,堰塘和渠道整治一新,水土流失、淤泥塞塘、渠道断流现象消失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农村了,生态文明建设如一场革命,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垃圾乱丢、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的“脏、乱、差”现象越来越少,很多农家饭很难再见柴火了,一律用沼气。在饭庄里打工的村民老赵说:“现在农村生态环境好多哒,咱们村里还修建有公厕,建了小型污水处理池,都蛮卫生,还有城里公园一样的亭子,村委会有体育运动设施……过去我们上山砍柴肩挑背扛,做饭烟熏火燎,现在不见炊烟却闻饭香,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经济了……”

  饭后,看见有人收拾墙角的垃圾桶,一打听才知道,村里生活垃圾不允许直接倾沟入堰,回收后集中存放。专职收集垃圾的裴大嫂说:“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垃圾桶,由我每两天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再放到村里的垃圾分类中转站,然后分类处理。”

  宜都对农村水环境保护从源头抓起,市水利局委托专门机构常年开展水质监测,每季度发布一期水质公报。实施水源、家园、田园“三清洁”,对涉及饮水的水库、堰塘划定水功能区分类管理,严禁非法养鱼,禁止生活污水排放。柑桔防虫打药后农药渗入土地,在雨水冲刷下流进溪河、塘堰,污染水源,严重时还会污染地下水,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农民在柑桔树上挂黄板和频振灯,利用物理方式解决这个难题。在沼液利用上科技人员也是绞尽脑汁,开发出具有抗旱、节肥、节水、节药、节劳等优点的“生态微灌”技术,实现了沼液自动灌溉,改善水土环境和生产条件,全市农业经济形成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猪—沼—果”、“秸杆—沼气—农田”等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发展新路。

  “农田灌溉自流化,人畜饮水自来化,通车公路晴雨化,村民住宅庄园化,通讯设施网络化,电网布局标准化,经济发展规模化,全村小康现代化”已是宜都现代农民的追求目标。如今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水网、渠网、路网、电网、通讯网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安居乐业,空气格外新鲜……我想退休后能住在乡下,该多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7日

李广彦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湖北房县小水库解除春耕农田灌溉用水之忧
湖北省水利厅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湖北省水利厅开展“五四”青年大讲堂
湖北房县“三项”举措筑牢防汛保安屏障
洒在工地的青春诗情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