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十年攻坚为了沮漳安澜——写在沮漳河防洪治理立项之际
 
分享到:
2014-01-26
 

  中国水利网站 通讯员 郭丽丹 报道

  日前,经湖北省发改委批复,沮漳河防洪治理项目正式立项。经过10年多的谋划和奔走,沮漳河流域两岸人民期盼的水利工程,终于开始从梦想走向现实。

  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范围为新两河口至下游入江口临江寺的沮漳河两岸堤防。主要任务为加固堤防长度135.7公里;整治穿堤建筑物65处,新建排洪建筑物4处;护岸总长43.7公里;实施“引漳入沮”改道工程。“工程完工后,往年受灾最严重的河溶镇堤防防洪标准将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市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处处长万卫平说。工程静态投资10.74亿元,共分当阳上、当阳下、枝江及荆州四段。首先实施的当阳上段工程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争取今年年内开工。

  水患严重 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沮漳河为长江荆江河段北岸一级支流,当阳两河口以上分为东支漳河和西支沮河,两河口以下为沮漳河,流经当阳、枝江、草埠湖农场、菱角湖农场等地,干流全长74.5千米,区间流域面积947平方公里。流域覆盖区域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发达,然而频繁又严重的洪水灾害却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水利工程建设,沮漳河流域的防洪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流域上游防洪控制工程作用有限,两岸堤防高度不够,堤身断面不足,高洪水位时经常发生管涌、散浸险情。沮漳河防汛问题可以说是我市多年的心腹之患。”宜昌市防汛办专职副主任刘克清介绍,2007年、2008年汛期,当阳市河溶镇连续两年三次进水受淹,每次都不得不转移1万多人。

  困难重重 前期工作遭遇困局

  1996年,沮漳河三次大洪水后,宜昌市启动了沮漳河堤防加固工程大会战,但因为投资有限,工程未能达标。2003年,市水利部门再度开始谋划沮漳河防洪治理工程,然而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耗费了近十年时间。

  “沮漳河项目在全省同类项目前期工作进展中位居前列,没有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德华说,由于该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国家政策尚未明确审批主体,项目前期审批政策不明,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再加上工程涉内容多、整治范围广、战线长、投资大,项目前期推进困难很多。

  另一个影响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是,该工程项目区涉及3个县市区7个乡镇39个村,征地面积9924.75亩,移民445户1605人,拆迁房屋7.55万平方米。工程规划投资有限与工程建设任务重、征地移民量大之间的矛盾突出。

  “受国家投资规模限制,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总投资10.74亿元,然而征地移民安置投资就接近2.5亿元,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刘德华说,沮漳河防洪治理工程需协调三地两市的发改、环保、规划、移民、国土、农业、维稳、渔政等多个部门开展审批工作。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往返奔走于这些地区和部门,项目前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克难奋进 十年攻坚终迎捷报

  为破解困局,尽早启动实施此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4月18日,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带领省防汛检查组到沮漳河检查防汛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沮漳河防洪治理项目立项工作,下决心解决防洪突出问题,并请随行的省防汛办负责人给予大力支持。

  宜昌市市长马旭明亲自研究部署,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项目尽早立项。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副市长王国斌等市领导多次带队赴水利部、省发改委、省水利厅争取立项工作。市政府组织发改委、水利、财政、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

  考虑到项目大部分治理范围在宜昌市,市水利局主动承担了项目前期牵头负责工作,统筹规划。局长靳鹏说,从2009年开始,该局安排一名领导常驻武汉,协调督办相关设计进度,协调服务设计配合工作,及时向省水利厅等部门汇报项目最新进展,保证了前期顺利进行。

  2014年1月,省发改委分别对当阳上、当阳下、枝江、荆州段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可研报告进行批复,历经10年克难攻坚,沮漳河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终于正式立项。

  防洪减灾 工程造福流域居民

  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计划施工期为4年,工程总投资10.74亿元,是建国以来湖北省宜昌市最大的地方水利项目,涉及当阳、枝江和荆州市荆州区,保护区内耕地面积69.35万亩,人口47.29万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月26日

郭丽丹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湖北房县打出护卫碧水双套组合“拳”
旱情冒头 “哨兵”出击
湖北省首获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湖北房县:清洁流域带动产业振兴
湖北天门市:“移”进幸福生活 共造美丽家园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