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了村子 甜了日子
 
分享到:
2021-01-21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 刘佳琪

  豫西熊耳山深处,峭壁悬崖,山路蜿蜒,溯毛河而建的毛河村镶嵌其间。这里是河南省最偏远的村子之一,也是卢氏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仅有430亩薄瘠耕地,收成微薄。2016年,毛河村有贫困户54户、贫困人口154人,约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2016年起,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承担起了对口帮扶省级贫困村毛河村脱贫攻坚任务,与毛河村携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团先后抽调4名工作人员成立驻村工作队,指定20余名干部作为对口帮扶责任人,实行兼职帮扶人员定期进村入户和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村相结合的指导沟通协调机制。工作队制定形成了毛河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坚持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的精准要求,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村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

  简陋的木板单人床、简单的食堂饭菜,整日奔波在村里,这是驻村干部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打开驻村干部的微信,几乎每个人的相册里都是驻村工作的点滴记录,村里的香菇发出来了,农户家的房子翻新好了,村民开始烧酒了,扶贫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从帮助群众解决家长里短麻烦事入手,驻村工作队用心缩短和村民们之间的距离。村头村尾,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工作队员的身影。宣传扶贫政策,唠唠家长里短,队员们弯下腰听听,大事小事伸手帮帮,与村民们一样的劈柴、烧火、做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交流,村民们对他们从一开始的怀疑和戒备,逐步开始接受和信任。

  汪秀霞是毛河村的贫困户之一,早年丈夫去世之后,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困难。直到有了精准扶贫政策,有了驻村工作队,她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实现脱贫。提起这些,汪秀霞的脸上满是幸福:“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鼓励我种香菇,帮我安排了护林员的工作,还帮我对照标准,让我享受扶贫政策。现在我摘香菇、酿酒、巡逻、挖药材,有了空余时间就去唱戏、跳广场舞,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真正帮助贫困户拔掉穷根,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找准产业项目是关键之举。结合村里实际,明珠集团确定在毛河村开展家庭香菇种植、烧酒、红豆杉种植、中蜂养殖等产业。2020年,卢氏县百花蜂业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明珠集团捐赠6万元。同时,还支持毛河村建起电子商务网店,为发展山村特色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丰海家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如今他已经变成了致富带头人。“现在我的酒也小有名气了,多亏了明珠集团的干部,不仅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还打开了知名度。”提起如今自家的产业,李丰海忍不住笑眯了眼。酒香也怕巷子深,明珠集团组织毛河村酿酒户到酿酒龙头企业学习酿酒技术,提升烧酒品质,同时利用国企平台推广宣传毛河烧酒,为毛河烧酒打开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全力帮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8年年底毛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2020年,毛河村整村脱贫进入第三个年头,所有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达标,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驻村工作扶贫成效明显,脱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先进村”、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三门峡市“党建标兵村”、“河南省文明村镇”。

  如今,一栋栋整修的房屋让毛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座香菇大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大山深处,一张张淳朴的笑脸绽放,村民们的好日子越过越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月21日

刘佳琪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河南出山店水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连心桥”打通水库移民幸福路
范县河务局:多措并举强化冬季河道巡查
河南淮滨:鸭飞鹭舞
河南安阳市殷都区与河北磁县:建立协作机制共护漳河流域生态环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