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引长江之水 筑甘甜枣强——河北枣强县实现全域供应长江水侧记
 
分享到:
2019-10-15

新建的枣强县农村供水总站实现了自动化远程控制  记者 吴涛/摄

枣强县村民用上了甘甜的长江水  记者 吴涛/摄

枣强县供水总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巡视 通讯员 任树春/摄

  □本站记者 吴涛 通讯员 任树春

  金秋十月,阳光普照大地,华北平原处处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10月10日,当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张秀屯村65岁的村民高嗣东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时,只见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我们村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优质安全的长江水,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见到水利局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行,高嗣东老人打开了话匣子,笑声不断飘散开来。在老人家的庭院里,金黄的玉米棒子装满了簸箕,芝麻秆整齐地靠在墙角,今年河北虽然是大旱之年,但是因为有了南水北调中线送来的长江水,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机井抽不上水来了,应对干旱,当地人更有底气了。

  枣强县水利局副局长赵勇说:“我们县从今年5月起已继邱县、孟村后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域供应南水北调水目标,覆盖县城和553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42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做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获得了生态治理和民生保障的双重效益。”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水利人历经了十几年艰辛努力的结果。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总面积892平方公里,人口约42万,是典型的农业县和省级贫困县。该县还地处黑龙港流域,受地质结构影响,地下水氟含量一般在1.5到3毫克每升,饮用高氟水的人口就有30多万,人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出现氟斑牙、氟骨症等病症,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是典型的地下水氟超标县。

  为了让群众饮上安全水,枣强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从“十一五”开始分阶段实施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抓住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先解决高氟区,再解决一般区,用5年时间,总投资1.68亿元,到2015年底,全县11个乡镇14座水厂实现了联村集中供水。553个行政村通上了自来水,满足了农村群众24小时供水需求。但是因为饮用水源还是地下井水,再加上前期降氟设备工艺不成熟,废水太多,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处理后的中水没有排放地点,直接排放到田间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加大对华北地下漏斗区的综合治理,并按照党中央到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内容。枣强县抢抓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这一机遇,迅速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制订相关政策和项目管理办法,利用长江水置换地下水,将脱贫攻坚和高氟水问题同步解决。

  枣强县以水生态修复和水安全保障为出发点,将农村水源置换项目工程列为民心工程推进实施,2016年至2018年共筹措资金2.43亿元,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按步骤做好制度完善、资金筹措、群众动员、水厂选址、管道铺设等工作,强力推动工程建设。并先后赴成都、济南、廊坊对标学习加强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和水价形成机制等先进经验;聘请北京水质检测机构来枣培训,利用化验室现有设备,完成出厂水、原水、管网水的10余项日检项目。

  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管网需穿越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要向国家和省多个部门申报、协调难度大等难题,枣强县统筹协调快推进,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与铁路、公路等部门沟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审批、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项目信息网上申报,申请材料一窗受理,审批过程并行协同,审批结果关联共享”,有效缩短工期,确保项目按时竣工。

  项目新建农村供水总站1座,铺设管道113.9公里,将处理后的长江水从农村供水总站输送到各供水厂,再利用原农村供水网络,通过加压方式输送到千家万户,并实现了自动化远程控制。

  来到新建的供水总站,就像到了公园里一样。这里树木茂盛,鲜花盛开,处处都是鸟语花香的美景。赵勇说,我们深知“三分建、七分管”的重要性,为了做到规范管理,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枣强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城乡供水管理办法,发改部门出台了阶梯水价制度,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及供水单位各负其责,分别落实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

  枣强县水利局还组建公司,专班专管。实行城镇和农村用水分开管理,规范运营。其中,枣强县惠泽水务有限公司分管14个乡镇水厂供水工作;枣强县南水北调地表水厂主要供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公共生活用水和企业用水。公司成立了水质检测中心,每天对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以常规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管网实现了远程监控,保证全天候供水安全。

  今年5月底,枣强县农村生活水资源置换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全县农村14座水厂的55眼水源井全部关停,全县42万人从此全部喝上了优质放心的长江水,彻底告别了高氟水的困扰,为枣强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衡水市水利局副局长邢亚兰激动地说:“枣强县农村生活水源置换项目的实施让全县人民都喝上了南水北调水,彻底解决了枣强县人民群众饮用高氟水问题,又压采了地下水,同时消纳了江水指标,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支撑作用,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15日

吴涛 任树春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城乡供水从“喝上水”转向“喝好水”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一周年 日均供水1万吨水质保持Ⅱ类
英山筑梦 城乡同饮
江西制定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布局规划
河南济源市王屋山水库供水复线工程:愚公传人治水 助推脱贫攻坚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