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护一方水土 惠一方百姓
 
分享到:
2020-09-04

  □本报记者 刘珊宇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省,受地表崎岖和土层较薄的自然条件制约,加上日益增多的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人为水土流失点多面广,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痛定思痛的贵州人,开启了治理水土流失之路。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年均治理252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全域化遥感监管和“以奖代补”试点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现状。

  2019年,贵州建设了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和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开展全域化遥感监管,发现违法违规项目8500余个。经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对违法项目建立整改台账并限时整改销号,全省已完成项目整改近5500个,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5亿元以上。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总工程师顾再柯说:“我们建立的全域化遥感监管,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盲区、发现问题不及时、信息不精准等问题,可有效减少和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只有在“严”字上动真格,才能推动行业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打通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贵州以实施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把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义务等作为监督执法重点,督促建设单位限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对拒不整改的,水利系统联合法院、检察院、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从严查处。同时,通过严查严办典型案件,发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震慑作用,使水土保持行业监管不再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成为建设单位心中不可触碰的“红线”。

  顾再柯介绍,通过持续开展强监管工作,全省建设项目违法案例多发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据悉,贵州将建立“全覆盖区域监管和全过程项目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管住人为水土流失。

  “2018年4月28日,贵州首个以奖代补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在榕江县忠诚镇开工。三年来,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共获得财政补助资金705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7090万元,还摸索出了‘村民自建、以奖代补’的新路子。”贵州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榕江县委挂职副书记肖智勇说。

  实施以奖代补水土保持试点工程以来,贵州已发展茶叶、油茶、刺梨、猕猴桃等经果林41万亩,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235处,项目区群众整体增收5亿元以上,不仅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4日

刘珊宇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群众的“常客” 督战的“尖兵”
贵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整改销号
贵州夹岩工程:硬核防汛保安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水润新生甜似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