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贵州:盛世治水润民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兴仁水利巨变纪实
 
分享到:
2019-09-09

 

 

兴仁市2016年小农水巴铃镇保冲排灌渠工程 

县三角坝水库加固后全景图 

农户喜迎自来水

在建中的响水水库

  □特约记者 杨再昌

  70年盛世治水,70年波澜壮阔。70年,兴仁市水利发生了历史巨变。兴仁市广大干部群众携手奋进,奋力拼搏,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谱写了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美篇章。

  盛世治水百业兴,社会发展水支撑。70年来,兴仁市水利建设经历了历史蜕变。水利建设的强力推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告别饮水难

  兴仁市地处黔西南州中心腹地,交通枢纽,历史上曾设为地区专署,因缺水等因素设为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缺水状态,水资源一直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瓶颈。

  改革开放前,在广大缺水地区,农民饱受缺水之苦,靠"望天水"、吃"屋顶水"。特别到枯水季节,为了用上水,农民要黎明而起,爬山涉水步行数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去排队取水,人挑马驮。因为缺水,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部门、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饮渴望、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农村饮水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极大地解决了广大农村缺水问题,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十五”渴望工程、“十一五”解困工程、“十二五”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经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累计解决了农村54.81万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100%。经过脱贫攻坚的继续努力,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保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饮水安全建设成果,惠及全市农村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泉,淌进千家万户。农户,喜迎自来水。人们们奔走相告,热泪盈眶,笑逐颜开,告别了昔日缺水的历史,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兴仁水利巨变,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富民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广大受益群众饮水困难解决后,饮水思源,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水库治理惠百姓

  兴仁共有水库16座,大部分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土坝居多,多数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大批小型水库存有病险。其中: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11座,已完成病险水库治理13座。

  兴仁市把病险水库治理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水务局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兴仁县自2003年开展病险水库治理以来,共投入专项资金3712万元,完成了13座病险水库治理。4个小(1)型水库病险水库治理工程已通过了省州验收,9个小(2)型病险水库治理工程已通过了县级验收和下闸蓄水验收。设计灌溉面积38000亩、有效灌溉面积26000亩。

  昔日病险水库,而今已成为惠泽百姓、造福广大人民的,助推脱贫攻坚、奔向小康的"幸福库"、"聚财库"。

  如今,兴仁市病险水库治理正显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强大的防汛抗旱作用,有力促进了水库灌区农村经济状大、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在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汛抗旱等方面,为兴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水资源战略保障与支撑。

  抢救石缝中的家园

  兴仁市属喀斯特岩溶山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制约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兴仁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在边远、贫困的石山区,打响了改变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共建美好家园的攻坚战,被广大群众喻为“抢救石缝中的家园,点燃石山区的希望”。

  通过艰苦努力,不懈奋斗,兴仁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小流域生态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初步扭转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在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中,因地制宜,突出效益。项目实施后,小流域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极大改善了项目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各业发展。从2006年至2013年11月底止,共完成中央投资1341.5万元,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项目12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共完成屯桥小流域等12条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各治理流域内生态明显好转,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生态防护体系已具雏形,工程措施的拦沙、蓄水、调洪等作用已显现,种植的水保林经果林长势良好。

  兴仁市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城北街道办事处丰岩村及黄土佬村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共投资2500万元,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380.3亩。项目采用村民自主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改善了生态环境,推进了农村产业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取得明显效果,受到国家水利部、省、州领导的肯定和群众好评。

  兴仁在实施小流域治理中,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通过大力实施坡耕地整治工程,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项目区建成了水、路等配套地坡改梯工程。项目区经粮食总产比治理前明显增产,人均产粮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明显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项目区的广大农村结合生态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优质粮油、烤烟、草地畜牧、茶叶、薏仁、五星枇杷、甘庶、蔬菜、辣椒、金银花、林果等特色农产。

  重点水源破瓶颈

  紧紧围绕解决工程性缺水瓶颈问题,大力推进各项水利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狠抓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近年来,兴仁市不断加大重点骨干水源建设力度,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骨干水源工程取得突破性发展。经积极争取,投资90648万元,先后建成了建成四座中、小型水库,造福缺水地区广大群众,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民小康”提供有力水利保障。

  兴仁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进。2019年计划完成工程总投资71358万元,建成尖山水库、崩土山水库、响水水库3座小(1)型水库。启动8座水库工程前期工作。这些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设将彻底改变兴仁长期缺水的状况,抒写兴仁水利事业新篇章。

  兴仁水库列入《贵州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兴仁水库初拟总库容2.58亿立方,大(二)型水库,初估项目总投资30亿元。经过积极争取,贵州省水利厅已同意将兴仁水库列入《贵州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6月开始开展可行性研究外业工作。目前,正积极开展工作,扎实推进兴仁水库前期工作。水库主要功能定位为以供水、灌溉、生态、发电、旅游、开发及县城环境改善的综合大二型水库。可解决工业用水5778万m3,解决13万亩地灌溉、解决农村乡镇生活用水500万m3,生态用水供水量100万m3,工程总供水量12499.9 m3。水库建设后打造高原城市水景观、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增加城市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当地居民幸福感、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防止石漠化的需要,助推全县人民同步小康。

  庆新中国七十华诞,奏新时代发展强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利改革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新期待。为了实现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发挥好水利支撑和保障作用,兴仁市水利人正弘扬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继往开来,豪情满怀走近新时代,继续谱写兴仁水利事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9月9日

杨再昌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潺潺流水情 百姓盼水梦
贵州省台江县空寨水库大坝顺利封顶
贵州:思南塘头百姓喝上“放心水” 日子更甜美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顺利封顶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贵阳人民的水缸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