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贵在扛起责任 志赢防御硬仗——贵州有力防御多轮强降雨
 
分享到:
2019-06-28

  □本报记者 张佳鑫 王伟康

  进入6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省遭遇了多次强降雨考验。气候异常加上特殊的地势地貌,贵州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巨大,中小河流防洪形势严峻。

  贵州水利系统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全力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等工作,为抗击洪灾取得阶段性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6月8日,省委书记孙志刚作出批示,要求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6月6日,省长谌贻琴要求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值守。贵州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和水工程的防洪调度工作。

  凡事预则立。贵州省水利厅提前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6月4日—23日,先后9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全力做好强降雨防范及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6月4日9时,受强降雨及上游来水的影响,黄果树瀑布流量达290立方米每秒。”这是安顺市水文水资源局黄果树水文监测站的实测数据。这样的一条条实时水文数据,是水旱灾害防御的“侦察兵”。水文情报与预警预报为防汛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贵州省水利厅充分利用省山洪(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各地暴雨洪水情况,调度各地防御工作。

  6月5日以来,发送水旱灾害预警提醒短信7万余条、洪水预报10余期、山洪灾害风险预警7次……一连串的数字,见证了贵州抗洪阶段性胜利背后的坚守和付出。

  随着降水量增大,灾情加剧,各项防御工作紧急提速。6月8日17时和15日23时,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6月22日16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分布在全省各河流上的水库是战胜洪水的重要“武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省内众多水库水位明显上升,有的还超过了汛限水位。”贵州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市花溪水库、铜仁市沙坨水库、遵义市天门河水库等多座水库开闸泄洪,确保水库度汛安全,也为下一轮即将到来的洪水腾出空间。

  “接到上级的调度命令,大坝和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等根据预期下泄流量,推算出闸门升降幅度并自动开闭。”在贵安新区的松柏山水库,管理科负责人杨俊边点击监控系统边向记者介绍。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贵州进一步压实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责任,第一时间向全省各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督促各水库水电站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坝值守责任人在岗履职,确保安全度汛。要求各水库水电站严格执行批复的汛期调度方案,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

  各地水务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区水库、山塘、重要河流进行巡查,开展大坝、溢洪道、边坡及护坡等防洪设施的安全性检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顺市在汛前派出43个检查组280余人次,对全市168座水库水电站进行了防汛安全检查。组建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一旦发生灾害,可根据需要及时从专家库里遴选相关的专家前往现场指导,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在普定县牛路河水库,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责任公示牌十分醒目,“三个责任人”赫然在列。打通巡坝责任人刘周俊的电话,不一会儿,他就赶到大坝旁。

  “前几天有暴雨,每天都去水库检查两三次,丝毫不敢放松。”刘周俊说,除险加固后的大坝固然结实,但是否存在渗漏、泄洪道是否通畅、水库堤坝是否有垮塌,都得紧盯,出现危险的苗头就要及时上报。一页页翻阅水库《安全检查记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刘周俊做的大量工作。

  面对洪水日夜不停的咆哮和随时随地发生的“偷袭”,贵州强化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值守工作。省水利厅及早研究部署机构改革人员转隶后汛期值班值守工作,做到无缝、高效衔接,出台了《贵州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工作规则》。

  采访中发现,贵州各地全时值班已是常态。早在3月15日,全省就已进入防汛24小时值班状态。强降雨期间,各地及时增加值班值守人员,全程跟踪雨情汛情发展变化,及时收报辖区内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在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值班人员则紧盯电脑屏幕,利用防汛指挥系统、智慧防汛决策系统等平台,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送。

  “宁可抓重,不可抓漏”。贵州水利系统上下联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成防汛矩阵,筑牢防汛“大堤”,守卫江河安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6月28日

张佳鑫 王伟康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启防洪预泄运用模式
一轮轮强降雨面前,江西这样做——预泄腾库,备战!科学调度,应战!
“导”水归道万民安——山东潍坊市水利设施灾后重建迎汛“备考”侧记
江西峡江水利枢纽:从容应对的背后
河南:台前河务局启动2019年防洪运行机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