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贵州习水:渔民上岸 河水还清
 
分享到:
2018-10-24

  □韦圣乾

  “养网箱鱼每年都有一笔很好的收入,但听了村党支部、二郎水务站党员干部对‘收网上岸、调产转业’生态政策的宣传后,我们决定拆除网箱,上岸谋业。”习水县二里镇观摩村村民张凯说。

  一直以来,观摩村全村30多户村民都以在观摩湖网箱养鱼为生。了解调产转业政策后,张凯主动带头上岸,自谋出路,并主动担任了村里的民间巡河员。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地处云贵高原的习水县,河流众多,沟壑纵横,全县有大小河流243条,总长1332千米,约35万人口居住在河流岸边。靠山吃山,依水富民,这让依河而生、依河而富的习水县成为酿酒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聚集地。然而,网箱养鱼等传统产业调整不彻底,导致赤水河、习水河局部区域曾经污染严重,“美酒河”变成“黄河”“米汤河”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赤水河习水段上的观摩湖、杨家园水库等网箱养鱼影响全河水质的情况水质的情况尤为严重。以前,在杨家园水库,由于养殖的524口箱网箱鱼需要投放大量饲料,水质较差,走在水库坝边,河里时常发出一股恶臭。

  去年,习水县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等契机,推行“收网上岸、调产转业”工程,实行“资金补贴+政策扶持+就业引导”的模式,对网箱养殖户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创业户给予政策支持,并开展就业扶贫培训。县政府针对杨家园水库网箱养鱼的情况,共计投入拆除资金200余万元,经过习水县水务局等单位党员干部的大力宣传,多次联合执法,目前全县共计退出网箱养鱼700多箱,拆除管理房900多平方米,征收简易筏、皮滑艇等26个。

  与此同时,结合赤水河适宜珍稀鱼类的生长环境,习水县启动河流生态修复计划,在杨家园水库拆除期间,共放生鲢鱼3448斤、青博鱼22397斤、裸鲤鱼9553斤,并将河流周边水质情况纳入水文站监测,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制度。

  “我退网上岸后,开起了农家乐,收入不错。”来自二里镇的村民汪旭说。一同上岸的同村村民曾鹏则利用自已掌握的电焊技艺,办起了铝合金加工店,每月净收入4000多元,顺利实现了“上岸就能富,收入不脱接”。

  如今,走进杨家园水库,曾经漂浮在水库上“豆腐块”网箱已经不见踪影,河边流水潺潺,干净透明,在此散步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不仅要让渔民收好网、就好业,还要继续做好河流河道的排污治理和沿线景观改造等工作,扎实推进河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努力打造成习水新的生态文化景观带、休闲宜居点,为建设生态习水做出新贡献。”习水县委书记、县总河长向承强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4日

韦圣乾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贵州龙里:刷卡取水农业用水更高效
贵州省前三季度完成水利投资341.22亿元
贵州贵阳明年上半年将解决11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城市用水的变迁
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