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大旱无情 人间有爱——贵州德江县全力以赴抗旱救灾保民生
 
分享到:
2011-08-24
 

  中国水利网站讯 近段时间来,贵州省德江县持续35至38度的高温,几乎把烤烟、玉米、水稻等夏季作物烤“熟”了,部份溪流、山塘水库里的水也“跑”光了,该县21.12万亩农作物不断“喊渴”,56个村组6.72万人人和4.03万头大牲畜饮水告急……

  

  “要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旱情损失……”7月31日,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珍强在该县稳坪、桶井检查旱情灾情时指出,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加强团结协作,竭力抗旱救灾。县水务部门协同各乡镇开展好可用水源水况的摸底核实工作,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节水调水、抗旱服务;县农业部门根据农作物受旱情况,加强抗旱机具、农药等对农作物生产的指导工作,并针对夏粮作物受旱积极做好秋粮播种准备工作;县民政部门深入乡镇村组及田间地头,了解旱情灾情统计核实工作,认真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避免出现夏秋粮荒和因旱致贫问题;县财政部门做好抗旱资金的争取、拨付工作;县消防官兵、民兵应急队、青年志愿者等组成临时抗旱送水机动队,分赴各乡镇送水抗旱救灾;其他抗旱成员单位按照相关职责通力协作积极抗旱救灾。

  

  “太感谢你们了,正愁‘夜饭水’没着落,太阳大气温高不说,远了挑不来,滴水如油啊!”烈日下,一群身着迷彩服的消防官兵、民兵应急队员、青年志愿者正扛着装满水的桶在该县共和乡神溪村送水时,70岁邓应凤老人盼水心切言于溢表。旱情发生以来,该县10万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入抗旱救灾,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在水源枯竭缺水严重的村组且群众居住相对集中地段设立临时供水点,实行定时定点送供水。并对老弱病残、留守儿童户定时送水上门,确保人民群众有水喝、有饭吃。

  

  “是县水务局抗旱服务队吗?我是平原乡水车村牟勇进,我的抽水机械出了点故障,请你们派人来修理一下好吗……”8月19日该县抗旱服务队获此情况,迅速派出抗旱服务人员前去救急,这是旱情发生来县抗旱服务队积极开展抗旱保丰收的一个缩影。为方便服务群众,减小农作物受旱面积,减轻旱情灾情。县抗旱服务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协助群众抗旱保灌,采取“110式”巡回20个乡镇开展抗旱机具抢修、抽提水灌溉、临时送供水等抗旱服务工作。

  

  目前旱情仍在持续,该县345个村组陆续不同程度遭遇旱灾,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进一步细化抗旱减灾策略 ,认真分析各村现有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算清水账、摸清水量,充分做好水源调度和配置工作,按照统一调度、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推行“一村一策”抗旱,落实县、乡、村“三级干部”分片包户负责。并因地制宜开展抗旱保丰收工作,力争将旱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加大政府资助和调控,充分发挥现有机动供水点、抗旱服务队、农民用水协会等服务组织在抗旱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村”为单位开展巡回服务,合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在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的基础上,采取管道延伸、移动式灌溉、抽提水浇地、运送抗旱物资等作业,确保村村有抗旱服务、人人饮水有保障,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抗旱救灾应急战。

  

  “水是生命之源,大旱当前,我们不仅要找水抗旱,更要动员全民参与节水抗旱,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旱情发生来,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利用电视、宣传标语条幅、手机短信等媒体宣传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参与节约用水、抗旱救灾行动,将农村生活用水由每人每天60~70升的标准降至30~35升,拉水、送水的村寨每天人均20升;集镇驻地由人均每天80~100升降至50~60升;县城每人每天由100~120升的标准降低为80~100升。截止22日下午18时,该县共在各乡镇村寨显目位置悬挂标语136幅,发送手机短信8万余条次。同时,在《今日德江》、德江县电视台开设节水抗旱救灾宣传专栏,努力营造良好的节水抗旱救灾宣传舆论氛围,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减轻旱情灾情损失。

  

  “很多地方无水可抗旱,不仅是持续晴热高温所致,同时也突显我县骨干抗旱水源工程紧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作物灌溉难题,还得规划建设好骨干抗旱水源工程”县水务局负责人如是告诉笔者,今年来,该县紧紧抓住中央倾斜西南地区水利建设及第二轮水利扶贫铜仁地区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近期、中期、远期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力争实现每村一口山塘、每乡一座小(一)型水库、县内两座以上中型水库。当前,总投资2.89亿元开工建设了长丰中型水库正加紧施工建设;观音滩中型水库已完成库区野外钻探勘测、水文调查及资料初步分析、可研报告审查论证等前期工作,已累计完成投资136万元。正全力加紧移民大纲、环评、项目建议等专题报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力加紧抗旱水源工程规划建设,努力支撑和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截止目前,该县投入抗旱财政资金313.6万元,组织县、乡、村干部群众抗旱10万余人次,投入抗旱机具562台套,出动送水车辆1100车次送水2.3万吨,抗旱用电3.81万度、油3.13万吨;应急打井17眼、新建临时泵站、5座、应急引水工程3处、应急调水工程2处、新辟应急水源11处,解决临时饮水困难人口6.72万人、大牲畜4.03万人,抗旱浇灌面积12万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8月24日

杨冠军
责任编辑:陈静
相关新闻
 
贵州德江抗旱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