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25日讯(记者 肖智勇)为应对水源相对缺乏的干旱山区抗旱,贵州省将积极推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十二五"期间拟修建"五小水利"工程30余万处。
贵州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水利设施建设要切实向乡村延伸,在骨干水源工程覆盖不到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以雨水集蓄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2015年前建成规划的208座小型水库,加快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2011到2015年修建"五小水利"工程31万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要重点向存在饮水困难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贵州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较为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地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贵州降水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趋势,与生产力要素不相匹配,耕地、人口及主要城镇多分布于水资源量较小的河流上游或分水岭地带,河流下游地区尽管水资源量大,但地少、人口少,地表渗漏严重,地表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地表水缺乏,十天不下雨就旱,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贵州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