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为了邕城水清岸绿景美
 
分享到:
2022-05-24
 
  □本报特约记者 卢明发 通讯员 李洁

  邕江河畅水清,绿道蜿蜒,远处的青秀山倒映在碧波中,山水相连,水天一色;那考河湿地公园,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鲜花斗艳;马山县乔老河流域,青山环绕,鸟语花香,碧水流淌……这幅美丽的生态图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坚持全流域“一盘棋”,不断强化流域系统治理管理的成果。  

  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河湖长制落实,坚持惩防并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各有关部门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南宁江河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和水生态安全,不断巩固提升首府生态优势,守护好绿城这片碧水蓝天。2021年,南宁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21年1月,南宁市地表水水质首次上榜全国前30,连续12个月跻身全国水质考核“红榜”,全年排名保持省会城市前2名,黑臭水体治理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  

  坚持不懈提升水环境质量 

  以治水优生态,以建城促宜居,以为民为依归……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提速,全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南宁市抓实“盯、判、督”措施,巩固提升河湖管护新效能,持续改善原有38段黑臭水体,水质稳步提升,南宁市因此成为广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标杆。在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同时,南宁市大力开展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时代篇章。如今,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全面完成,新建和改建公园15个、绿道163公里,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呈现。2022年,南宁市继续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升级版,分批推进沿岸城市更新改造,整体提升沿岸城市风貌,推进水面和两岸“商文旅”业态融合发展,塑造城市人文客厅;持续推进城市内河、内湖治理,加快环湖、沿江、绕山、穿城绿廊建设,完善一体化城市生态景观。 

  实施“乡村振兴+治水”新举措,加快推进沙江河(竹排江A段)、五象湖等12条(段、个)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提升流域治理成效,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水系治理提质增效。 

  强化河湖岸线管理保护,完成左江(南宁段)、清水河、武鸣河、八尺江和南湖等河湖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完成64条河湖健康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结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河流的保护与监督管理,维护河道自然生态,提升河道综合功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马山县乔老河片区成为新农村“乡村振兴+治水”生态样板,治理成效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广宣传,被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乡村振兴网等大力宣传。 

  强化全流域治理管理 

  “乔老河以前就是一条臭水沟,垃圾成堆。”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村民老潘回忆道。如今,乔老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臭水沟”早已变成“清水河”,还修建了公园、步道。 

  “乔老河之变”透露出的是南宁市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南宁市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取用水监管、水资源保护、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河长制湖长制等工作,积极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现了“水畅、湖清、岸绿、景美”和“湖映青山,水绕绿城”的理想水生态宜居环境。据统计,2021年,全市各项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持续向好,进一步擦亮了首府绿色生态底色,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人水和谐之美。 

  南宁市建立完善了水利、公安、航道、海事、农业农村等联合巡查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切实提升打击整治合力。 

  南宁市充分挖掘各地产业特色,借水发力,做好“生态加法”,探索美丽河湖建设的“后半篇文章”,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抓好非法采砂问题整改 

  《南宁市河道非法采砂问题整改方案》印发,持续压紧压实属地河道采砂管理职责,严格规范河道采砂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进一步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健全河道采砂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南宁市切实维护好全市水生态环境和河道采砂管理秩序。 

  南宁市水利部门会同交通、海事、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开展非法采砂船舶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采砂船(机具)和采砂点检查工作,对郁江干流及所有主要支流和湖泊停泊、移动或作业的采砂船舶进行全面排查,严查证件不齐、船证不符的采砂船,依法查处查获“三无”采砂船、运砂船等。 

  为切实解决河道非法采砂突出问题,南宁市联合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结合郁江、红水河采砂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江段和敏感水域进行暗访巡查,积极探索河道采砂管理联合机制。此外,南宁市还注重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全市水利、城市管理、海事、农业农村、公安等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开展打击郁江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对查处非法采砂、非法运砂时发现的涉砂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2021年,南宁市累计开展水行政执法监督80次,巡查里程13168.7公里、水面面积126.7平方公里,查处非法采砂行为3起、非法采砂船3艘,立案5件,处罚5人罚款12.7万元。一系列严格执法举措,有效维护了采(运)砂管理秩序,确保了郁江防洪、供水、通航和水生态环境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5月24日
卢明发 李洁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广西南宁市:紧贴需求开展节水灌溉试验 高效服务乡村振兴
广西南宁市:心圩江治理取得新成效
广西南宁:组织开展2022年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演练
强降雨持续 南宁市当前江河和水利工程运行平稳
广西南宁市积极防御新一轮强降雨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