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1月17日讯 1月17日,广西桂林市在漓江上游兴安县溶江镇境内,召开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总结暨后续工作部署会,同时启动斧子口水库下闸蓄水,标志着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对桂林市破解漓江水安全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是在漓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3座水库总库容4.3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952亿立方米,可调配水量2.53亿立方米,主要功能是以城市防洪和漓江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灌溉,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工程建成后,与已建的青狮潭水库、思安江水库组成漓江上游水库群,同城市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和漓江生态补水体系,可控制漓江上游43%以上的集雨面积,可拦截漓江上游51%以上的降雨来水,能使桂林市城市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漓江桂林断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补充到60立方米每秒。
2008年12月7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在漓江上游兴安县溶江镇境内开工。工程开工以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关于水利建设的利好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广西水利专项资金,多方筹措地方配套资金,不断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川江水库、小溶江水库先后于2014年6月28日和2015年12月31日实现下闸蓄水并投入使用,斧子口水库也于2017年12月26日顺利通过广西水利厅组织的下闸蓄水验收。
川江水库投入使用以来,成功防御100毫米以上强降雨过程9次,拦截洪峰最大流量498立方米每秒,累计向漓江补水2.26亿立方米。小溶江水库成功防御100毫米以上强降雨过程6次,拦截洪峰最大流量1200多立方米每秒,累计向漓江补水1.71亿立方米,发挥了很好的防洪、补水等效益,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特别是2017年8月中旬,漓江上游遭遇1998年以来最强降雨,由于川江水库、小溶江水库与青狮潭水库联合调度,成功地抵御了仅次于1998年的超强降雨,有效地保障了桂林市城市防洪安全。
斧子口水库是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中库容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投入运行后,将会进一步提升桂林市城市防洪能力和漓江补水能力,汛期城市洪水泛滥、枯水期漓江水资源短缺等水安全问题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