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杜国华 卢明发)为进一步做好新一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申报工作, 2月14日,南宁市召开申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布置会,研究落实全市申报工作。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瑞华、市财政局副局长苏道勇,各县(区)分管水利工作副县(区)长、各县(区)水利(农林水利)局局长、财政局分管局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从2009年开始,中央通过“集中力量、连续投入、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方式,连续实施重点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南宁市先后有宾阳县入选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武鸣县竞入选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示范县。三年来,宾阳县共投入5200万元(2009、2010年每年1600万元,2011年2000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4000万元),建成了9大片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灌溉面积12.02万亩,渠道防渗221.41公里。即将实施项目的武鸣县,预计三年内将累计投入10800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级建设资金9000万元),推进建设9大片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灌溉面积6万亩,效果十分显著。
本次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竞选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成功率。
会议明确要着重从六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前期工作,确保竞选成功。
一是要正确理解重点县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以粮食生产为重点,优先支持粮食种植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升级,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要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坚持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工程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做到建设一片、达标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二是要准确把握重点县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一般重点县建设以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山丘区重点县以发展“五小水利”工程,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主;水稻主产区重点县,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推广“控制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则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三是要明确资金投入措施。要按中央的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管理要求,足额落实县级配套资金,要积极发动农民投工投劳,要科学整合各项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重点用于重点县项目区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是要采用先进技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规划的竞选水平。
五是要突出项目建后管理,通过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加快推进产权流转;鼓励和扶持用水户协会等基层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等方式,把握好、规划好、发挥好建管模式的优势,以优势取胜。
六是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文件。要抓好县级党委、政府出台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水价改革、用水户协会建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县级整合方案制定、批复等制定配套相关文件的出台完善工作,最大限度地支持竞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