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广东:依托碧道和水利风景区打造绿色水经济
 
分享到:
2022-07-08
 

广州市增城区增江画廊碧道(通讯员 范菲芸 摄)

江门市江海区城央绿廊碧道(通讯员 范菲芸 摄)

深圳市宝安区茅洲河碧道(通讯员 范菲芸 摄)

  □通讯员 范菲芸

  广东省以碧道、水利风景区等生态建设载体为抓手,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广东省河长办研究水经济概念,召开推进会,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总结经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做好水经济文章。

  广州市:规划建设水上运动产业带

  广州市碧道沿线现有常设水上运动点14处,2021年相关产业规模超2.34亿元,年接待量超过38万人次。广州市编制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发展规划,发挥市河长办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对接水利、体育、自然资源、航道、海事等部门,研究审批监管和行业扶持等相关政策。

  江门市:大力推进“碧道+”建设

  ●“碧道+乡村振兴”:位于江海区城央绿廊碧道沿线的横坑村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80万元,比碧道建成前增长六成;开平市结合大沙碧道建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每年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由不足2万元增至30万元,村民吃上“生态饭”。

  ●“碧道+文旅”:利用碧道串联整合周边历史文化、红色景点、碉楼群落等特色旅游资源,开辟“花鸟民宿微度假”“中国侨都深度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碧道游路线。

  ●“碧道+绿色经济”:蓬江区西江碧道配套的咖啡馆、小商店、停车场及共享单车等,每年可带来超过1400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

  今年春节假期,江门市累计接待游客188万人次,旅游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5.02%。

  深圳市:依托水利风景区挖掘水经济潜力

  深圳市公明水库以供水调蓄工程为中心,将景区规划建设延伸至邻近公园、小镇,打造大景区,推出自然山水、生态农业、品牌民宿等旅游产品,助推全域旅游。深圳市利用东江泵站和东江水情教育基地,整合周边资源,规划打造集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及水利科普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及科技教育基地,面向深圳、惠州两地开发品质研学课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7月8日

范菲芸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广东广州市:“河湖长+检察长”共同守护水美羊城
广东东莞市:河湖长检察长携手护水
河长从“纸上说”变为“现场述”
广东省水利厅工作组赴英德市指导防汛救灾复产工作
“耳目尖兵”助力防洪减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