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施工鏖战忙 行动铸担当
——记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福州段建设
 
分享到:
2018-09-26

 “敲帮问顶”

 工人正操控着扒渣机进行清渣作业

挥汗如雨

“一闸三线”工程一标段竹岐支洞

  □杨晶 黄智刚

  初秋时节,福州的天气闷热依旧,总让人想多喝上几口水;比天气更“热”的是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简称“一闸三线”)工程福州段的施工现场,排险、打孔、装药、爆破、清渣……工人们如火如荼地忙乎着,干劲十足。

  这是一个备受期待的重大水利工程,580万人民群众翘首以盼。2018年福州市举行的代表建议督办月活动中提出的《关于加快大樟溪引水工程建设的建议》,再次体现了人民对水的渴望。

  “我们将力促工程早竣工、早运行、早见效。”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景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水利部和福建省、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中,“一闸三线”工程的建设者正在将蓝图化为“施工图”,将热情化为实际行动。

  盯质量 抓安全 扛起建设“国之重器”大任

  “加强质量管控,创建优质工程”,走进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红色条幅上醒目的标语不断提醒着福州水务人的责任与担当,昭示着公司对“一闸三线”工程建设的魄力和勇气。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福建省大水网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一闸三线”工程对支撑“大福州”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群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解决城市群供水安全、优化福建省水资源配置格局等具有重大意义。

  使命呼唤担当。为完成好建设“国之重器”的大任,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永泰县、福清市、长乐区、闽侯县、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府等6家单位出资组建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单位全面扛起“一闸三线”工程建设的大旗。

  万事看开头,起步定后程。如何更好地做到安全与质量“两手抓”,建设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水利工程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考题”。

  “在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我们采取检查巡查、第三方检测、平行检测、例会制度等举措的同时,创新实施‘三册一平台’措施。”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晓辉口中的“三册一平台”,正是“一闸三线”工程在福建省水利行业的首创举措。

  ——编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手册内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安全例会会议制度、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含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内容,指导施工建设。

  ——编制《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手册》。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将涉及安全的事项整理汇编为两卷:关键技术管理与风险管理制度。涵盖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专项施工方案、风险源的辨识、风险管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编制《现场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手册》。以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蓝本,结合工程施工工艺和现场特点,明确安全文明施工、环保、临设等方面的设置标准和图集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

  ——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构建涵盖从样品委托、设备自动试验、数据自动采集、试验处理、报告审核、报告管理的全流程管理,规范检测人员的操作行为。

  “工程检测管理信息平台从技术上可以杜绝不法人员串通作假的可能。同时,通过对试验设备的传感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检测工作效率也极大提高。”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开启“互联网+”模式,助力安全生产管理。改变以往各个隧洞单独监管的模式,公司建设了隧洞施工安全监管系统,将所有工地业务数据进行有序管理,实现对施工现场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监管。

  盯质量,抓安全,精品意识深入人心。

  重创新 强管理 打造“精品”“优质”一流工程

  翻看“一闸三线”工程宣传册,14孔的莒口拦河闸3D效果图引人注目,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部位,看似寻常的拦河闸背后却蕴含着“大智慧”。

  面对福建省在过鱼设施的建设和研究尚未有可供参考的相关课题的情况,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主动担当,与福州大学、福州城建院携手,共同攻关“闽江流域生态可持续鱼道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

  “我们针对闽江特有的鱼类种群特点,重点研究莒口水闸过鱼设施的关键技术,通过设计研究不同过鱼设施方案,模拟仿生态鱼道流态,保证鱼类在克服水流落差情况下可安全过坝。”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福建省首个拦河闸生态鱼道工程,科研对保护福建闽江流域生态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大工程彰显大担当。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申到建设中,从对生态的破坏转变为对生态的保护,“一闸三线”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变害为利”。

  创新不止于此。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还积极开展“复杂条件长距离管道工程非开挖穿越关键技术研究”“引水工程水源地水质影响模拟及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等。在国内首次采用大落差纵向钢管曲线顶管穿越江河技术正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应用的具体体现。

  如何在创新“求突破”的同时,实现管理“上水平”?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景介绍,在建设管理方面,坚持五个“严”:严格按照国家的基建程序来操作;严格按图施工;严格验收标准;严格奖惩制度;严格公司管理,加大督查督促。

  公司坚持一线工作法,定期到一线进行督导督查,在“实战”中考核干部,把“敢负责、勇担当”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准绳,真督实查,严考细核。实行项目推进例会制度、驻点制度和“一天一协调,一周一总结,半月一通报,一月一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打出“组合拳”,实现强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推行‘卷地毯’工作法,采取全要素集中协调,全方位快速保障,立体式协同攻坚的措施,集中优势兵力,像卷地毯一样,连片推进,同步施工,提高管理水平。”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龚绳羽说。

  克难题 保进度 坚决打赢120天“大会战”

  9月6日下午,“一闸三线”工程四标段玉林支洞内,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手持钢钎进行“敲帮问顶”作业,作为“规定动作”,每次进洞作业前排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调试风水管和钻机,为打孔作最后的准备……

  “四标段根据隧洞工程点多面广呈线状分布的特点及工程总体规划,共划分为11个工区。目前累计完成支洞爆破掘进754.35米,主洞爆破掘进491.15米。”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四标段项目负责人吕虎波介绍说。

  2018年是“一闸三线”工程全线开工年,据悉,当前工程6个标段已全部进场,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明确目标,掀起施工大干高潮。从8月份开始,为完成年度目标,一标段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开展了“确保安全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大干150天劳动竞赛活动。

  “我们以抓好施工生产为主线、竞赛活动为载体,促生产、促安全、促管理、促效益、促发展。”中铁十七局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项目党工委书记邓皓天说。

  “征地拆迁”是当前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

  据了解,一闸三线工程征拆范围广、规模大、任务重:面积8400亩,包含1600亩水库征地和6800亩“三线”支洞口征地;涉及六个县市区,征地标准均不一;地面上众多构筑物、青苗要拆迁补偿,地底下众多管线需要迁改。

  困难面前显智慧。中铁十七局充分发扬“新铁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走访和了解征拆户实际情况,实现与居(村)民需求的“服务零距离”。

  “各参建单位要拿出敢拼会赢的姿态,坚定决战必胜的信念,不讲客观原因,迎难而上,啃下冲刺路上的一个个‘硬骨头’。”9月7日下午,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由全体参建单位人员参加的120天冲刺誓师大会正在进行中。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会议,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目标清晰而明确:团结各方力量,确保完成2018年7.5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

  “要倒排计划,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扛责任、抓落实”“要优化施工组织,加强施工力量,确保完成任务”“要完善机制,建立健全例会机制、奖惩机制、竞赛机制,形成良好冲刺赶超氛围”…… 陈宏景慷锵有力的话语凝聚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动力。

  号角催人奋进,责任重于泰山。一份份责任书是向“一闸三线”工程建设立下的军令状,是对580万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8年正值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从奋斗中走来,公司完成了从“水龙头”到“水源头”的战略发展。站在新的起点,福州水务人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携手各参建单位,共同打造具有精品、优质双重特性的一流工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9月26日

杨晶 黄智刚
见习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系列报道之三:生态优先收获人水和谐
福建省防指进一步部署“潭美”台风海上防御工作
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系列报道之二:系统治水显现综合效益
福建省防指部署“潭美”台风海上防御工作
福建省防指会商通报24号台风“潭美”情况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