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安徽枞阳: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筑牢脱贫攻坚之基
 
分享到:
2020-12-02
 

  □通讯员 吴宣国 

  安徽省枞阳县推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现农村居民特别是那些贫困户能够喝上长江水、干净水、放心水。

  近年来,枞阳县水利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广大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有效解决贫困村贫困户饮水问题,不让一户贫困户落队,确保应通尽通。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准确识别鉴定,确保靶向定位精准 

  近年来,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为重点,围绕“不让一人喝上水不安全饮用水”的目标,多措并举,精准识别饮水对象。一是摸清底数。地毯式、全覆盖式开展排查工作,做到村村到场,户户进院,建立台账,不落一户不少一人;二是部门会审。会同乡镇村、县扶贫局等多部门对饮水安全信息进行核对,确保精准细致,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动态管理。近年来,县水利局举全局之力分年度分批次采取滚动式排查,建立台账,确定贫困人员饮水信息,及时纳入当年农村饮水改造计划,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各年度改造的任务,采取“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模式,明确职责,真正做到应通尽通。全县具备通自来水条件的贫困29019户全部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8%,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位引领,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根据地形、人口等因素,将全县划分三大供水片区,实施管网联通工程,三大供水片区实现“区域互补、管网互通”,使全县供水资源布局更加均衡。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企合作、资金共筹、企业运营、政府监管”运作模式,县政府与北京首创水务合作实施PPP项目,筹资18.65亿元,将全县37座农村小水厂整合成6座规模水厂,新建规模水厂2处,改扩建水厂1处,全县累计铺设主干管300多公里,支干管1000多公里,新增供水规模为14.44万吨/日,在全省农村地区率先实行“大水源”供水、“大水厂”制水、“大管网”送水,形成“枞阳模式”,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根本性转变。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规范化 

  制定《枞阳县农村自来水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枞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三个制度”,落实管护经费有效打破工程“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的问题,逐步实现了运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农村自来水建安费每户直降1000元、水价每立方米直降0.3元,走出了农村供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强化行业监管,提高农村用水质量 

  加强水源巡查和水质检测制度。调整划定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了安全警示标识和隔离带,成立农村饮水巡查专班,每日对水源地和供水管线开展专班巡查,发现及时整改、动态清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通过社会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对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跟踪监测,进一步提高末梢水合格率,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2月1日

吴宣国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安徽合肥解决168万农村人口使用自来水问题
安徽岳西:河长“晒”短长
守住绿色底线 助推高质量发展——安徽湾沚区河湖长制试点试出新面貌
探索淮河长治的蚌埠行动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发布总河长1号令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