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同马大堤上的抢险“教科书”
——安徽省水利专家叶长结同马大堤巨网段防汛纪实
 
分享到:
2020-08-25

叶长结(中)在皖河闸会商穿堤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何茜 摄)

  □通讯员  何茜

  “叶总到了”,眼尖地同事高声喊到。疾步而来的正是驻守同马大堤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水旱灾害防御组组长、防汛机动抢险队常务副队长叶长结。

  7月19日下午16时许,皖河长江河道管理局同马大堤巨网软基段139+700内坡出现堤身裂缝,天空中正下着大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有滑坡的危险。叶长结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

  同马大堤是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重要堤防,全长173.525公里。其中巨网软基段138+250~144+900位于皖河与长江交汇处,全长6.65公里。

  雨水冲刷的草皮护坡非常滑,他一边向下滑行,一边冲着堤坡上围观的人群摆手:“请大家赶紧退到一边,不要围在上面。”

  他三步并两步滑行到裂缝处,徒手拔开草皮仔细观察裂缝。然后让人清除四周杂草,以便处置裂缝。同时安排技术人员测量裂缝高程,与实时水位进行比较。

  杂草清除完毕,叶长结顾不上除草机除草时飞起的草粉和泥土呛鼻,与同事胡永龙共同丈量裂缝长度、深度、坡长以及坡面下挫高度。测量工作一气呵成,掌握有关数据后,他们退到内坡底进行会商。

  叶长结提出处置意见:“通过现场查看,这个地方堤坡土质为粉质黏土,草皮护坡整齐,下挫处裂缝,与其他地段没有不同。经初步分析是雨后堤身土质经水饱和后,土壤分离导致下挫形成裂缝……”

  “这就是滑坡吧?可要紧哦?”站在堤顶的一位防汛民工紧张地大声问到。

  “滑坡险情要比这个严重的多。请放心,我们会妥善处置的,你们不要担心。”叶长结解释道。

  雨越下越大,这时的叶长结早已全身湿透,但他全然不顾,有条不紊地指导着抢险。

  在裂缝上方开条沟,压住彩条布,用彩条布覆盖住裂缝,防止雨水流进去。堤顶翻搭挡水土埂,并在内堤脚开沟导渗进行固脚。近80名抢险队员在叶长结的指导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顺利完成抢险任务,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时此刻,雨后星空下的同马大堤上,党旗高高飘扬。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叶长结胸前的党徽光彩熠熠。

  7月7日,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水旱灾害防御组的党员干部、防汛抢险专家们,远离家人,走出办公室,下沉一线,靠前指导抢险。他们冒着雨、顶着阳,披着星、戴着月,哪里有险情,就会及时出现在哪里。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堤防,丈量出堤内万家灯火的安宁和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叶长结是安庆市望江县人,年迈的父母还住在老家。而驻守在老家附近的他却没有回去过一次,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同事胡永龙说:“老叶,这两天汛情不太紧张,你抽个时间去看看二老。这里有我盯着,你就放心吧!”叶长结望了望江面说:“现在汛情还没有完全解除,我不能走。等防汛结束了,我再去看他们,我想他们会理解的。”

  在这20多天里,长江水位始终在高位波动。叶长结他们始终坚守在同马大堤上,每天早出晚归,没有正常的饭点,有时险情处置结束后都已经是次日凌晨了。面对持续高强度的防汛抢险,他没有一丝的松懈,更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他的同事徐海涛说:“本来穿胶鞋巡堤就不好走,不知道叶总哪来的劲,我都快跟不上他了。”

  年轻的赵唱白在旁应声道:“是的是的,我都要小跑才能跟得上。”

  堤防浸泡时间越长,发生险情的概率就越高,时间就是生命,防汛就是责任,也许就是这种深沉的责任感给他带去了无穷的能量。

  在同马大堤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他那坚毅而沉稳的身影。他每到一处都能给大家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安全感。大观区同马大堤巨网段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皖河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曹应华笑着对他说:“叶总,有你在,出了险情我们也不怕,你就是我们同马大堤上现场版的抢险‘教科书’啊!”

  他谦虚地说道:“我们就是水利技术人员,来这里就是提供技术支撑,处置险情的。出了险情,首先不能慌张,要把险情原因分析清楚,这样处理起来心里才会有底气。”

  是啊!底气又何尝不是建立在精湛的业务水平、精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之上的呢?

  7月27日6时,长江安庆站水位17.58米,超警戒水位0.88米。虽然从7月14日开始,长江水位在波动缓退,但受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影响,堤防防守压力不降反升。

  27日的清晨,安庆又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6-8时两小时雨量达42毫米,无疑是给出险堤防雪上加霜。

  果不其然,他又出现在了同马大堤139+700处,仔细察看雨后彩条布的覆盖和险情状况。

  这时,他的电话又响了。“好的,我们马上过去。”“教科书”叶长结又奔向了下一个“课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25日

何茜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用脚步丈量河道 以责任书写担当
安徽庐江:全力开机排涝 启动灾后重建
安徽繁昌县:水退人进 峨溪河排洪泵站全面复工建设
安徽启动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和堵口复堤
安徽天长市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