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三化联动”创新管理模式
 
分享到:
2019-07-26

  中国水利网站7月26日讯 (通讯员 葛子辉 秦广勇)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全县人民群众民生福祉,也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长丰县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以来,全县目前建成运行供水工程4处,即县供水集团有限公司二水厂、县供水集团有限公司三水厂、县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四水厂以及合肥海洋水厂。尤其是近三年来,长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化联动”,即“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管理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模式,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县饮水安全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凸显。全县截至2019年,累计投入国家资金31692万元,埋设供水主管道1640多公里(DN110以上),完成改扩建水厂5座,新建增压站7处,建设农村饮水县级水质检测中心1处;二是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县农村人口66.41万人,已解决62.5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94.2%。对于全县4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037户,贫困人口47270人,截至2018年底,已实现贫困村自来水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其中全县20426户,40332人贫困人口用上了自来水,下剩贫困人口3611户,6938人通自来水的问题将在2019年和2020年全部解决,其中2019年计划解决2035户,3860人的通自来水问题。

  二、全面启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

  一是主动作为。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全县农村乡镇私营水厂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高位推动,组织调研、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二是落实“一号议案”。 2017年“关于加强中北部乡镇自来水安全保障力度”的议案成为县人大“一号议案”。2017年5月,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关于长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制定了时间表,进一步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三是划转收购小水厂。首先,县供水集团整体接管了3个国有小水厂,并同步做好清产核资、人员分流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人员分流不分心。其次,关停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不高的小水厂,其主管网对接至县供水集团的两条供水主管网。第三,清算、收购民营水厂,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按照企业资产自主登记上报,县农饮办确认界定,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审计部门审定,按依法、规范、合理原则进行收购,收购完成后移交给县供水集团统一经营管理。

  三、积极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模式

  近三年来,长丰县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管理一体化”的目标,按照长丰县城乡供水总体规划布局,对供水工程实行大资金投入,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整合,大标准提升。目前已建成“一乡一所、两纵三横、三点四源、五站六收”的供水服务设施,长丰县域东西南北各主要供水设施均已互连互通,形成互为保障的格局,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共享。“一乡一所”,即以县域各乡镇为基地,建立供水服务所,提供24小时不间断供水、24小时热线服务、24小时专人值班。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消减业务节点,实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让用户顺心、让员工安心、让社会放心。“两纵”,即长丰县东西两线合水路引水主管道与合淮路供水主管道(合肥六水厂引水至县城供水管道和岗集至县城供水管道工程)。“三横”,即完成长丰县城备用水源供水管道至造甲工程,以及朱义路供水管道工程,龙湖路向西延伸至合淮路供水管道工程。三点,即长丰供水集团二水厂、三水厂(原龙门寺水厂)、四水厂(原杜集水厂)。“四源”,即拥有4处取水水源,分别为瓦埠湖、龙门寺水库、杜集水库、大房郢水库(引入合肥六水厂成品水)。“五站”,即拥有5座供水加压泵站,分别为北城加压站、下塘加压站、岗集加压站、吴山加压站、张祠加压站。“六收”,即六种水费缴存方式,分别为微信、支付宝、建行代收、翼支付、水费预存、营业厅人工收费等6种渠道;全县收费连网,任何地点均可缴费,极大方便了广大居民的水费缴纳。实现“5个第一”,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还率先实现了“5个第一”,即第一个省内县级城乡供水由一家国有企业统一管理;第一个省内县级供水覆盖全县;第一个县域供水设施及主管网互连互通、互相调配;第一个省内县域取水有四路水源共享保障;第一个省内县级城乡供水设施建设年投入资金过3亿元。

  四、全面建立长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长丰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联系副主任、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卫健、环保、自然资源、水务、住建等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等日常工作。县编委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县基层水务服务体系的通知》,批准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公室,定编5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制定政策,明确职责。为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办〔2009〕63号)、《关于加强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管控工作的通知》(长政办〔2012〕25号)及《关于印发长丰县饮用水水源划分保护办法的通知》(长政〔2010〕2号);物价部门出台了《关于农村自来水临时到户销售价格及水表入户建安价格的函》(长价〔2009〕22号)和《关于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入户建安价格的通知》(长价〔2014〕32号)等文件,规范了价格收取。县水务部门商发改、财政等部门做好工程的实施及运行管理;县卫健委负责项目建成前后的水质检测、监测;县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和监管。三是落实经费,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筹措和管理。年度农饮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水质检测经费、农饮项目工作经费、维修经费均分项列入财政预算,适时拨付,保障农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管理城乡一体化。为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在原县自来水公司基础上通过改制成立了县供水集团,集团公司管理四座水厂,服务全县近80万人口,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管理一体化”的目标。五是供水服务优质化。县供水集团公司下设市政民生工程有限公司和劳务公司以及区域中心水厂,各乡镇成立了供水所,负责区域内供水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厂和供水所实行生产和经营服务主体分离,各司其责。各供水所营业厅设立固定收费窗口,方便群众缴费。经县物价局核定,水费收取执行同网不同价,城镇居民实行阶梯水价,农村居民实行两部制水价,每户每月基本水量4.44吨,超出按单价1.8元/吨(含水资源费、生产运营成本、税收、利润)收取。同时,供水所还需做到因施工需要停水提前告知,应急抢险及时处置。六是生产工艺标准化。全部制水人员和检验人员均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制水规范和工艺流程操作,制水人员做到供水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检验人员对出厂水每2个小时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七是水厂管理信息化。各中心水厂建立了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水厂无死角实现监控,保障厂区安全。建立了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和运行监测系统,远程控制加压泵的启停,并根据水厂生产时的水质、水量情况适时、适量调整投放的药剂等参数;通过中控室远程监测水库水位、吸水井水位、蓄水池水位、进出厂流量,出厂压力等信息,达到“现场无人值守、控制中心少人值班”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八是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每年将项目建设列入民生工程考核和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对重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的进行约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同时县政府还制定了应急供水预案,保障了应急供水。县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监管,卫生、水质检测中心定期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环保部门定期对取水口水源水进行检测,发改部门定期开展自来水收费情况检查,切实履行部门监管职责。

  今后,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在上级水利主管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完善和提高全县城乡供水“三化联动”机制,努力把优质自来水送至千家万户,切实保障全县广大群众身心健康,进一歩提升供水工作服务水平,真正让全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7月26日

葛子辉 秦广勇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安徽省定远县:认真谋划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
安徽长丰县:全力做好抗旱保水供水工作
安徽合肥市:出台简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意见
安徽宣州:开展以案说法巩固河道采砂管理成效
安徽省水文局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