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坚定地走出一条高质量用水之路
 
分享到:
2019-07-19

  □江苏扬州市委常委、仪征市委书记  王炳松

  仪征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西接南京六合区,东连扬州,南与镇江隔江相望,总面积857平方千米,处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下游,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仪征市自觉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优化产业布局,规范用水管理,强化综合整治,积极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用水之路。2017年12月,创成首批“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突出理念先动,优化节水组织

  主动顺应新时代节水用水新要求,调整节水理念,聚焦关键环节,落实保障措施,高水平组织和推进节水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水利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就创建工作的阶段任务、重点工作、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会办。

  强化系统谋划。注重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审视和谋划节水工作,把节水融入项目招引、企业发展、居民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在生产生活全过程,增强节水系统性和整体性。

  强化督查考核。将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列入部门和园区、镇年度考核,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保障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稳步开展。

  突出重点行动,狠抓节水管理

  立足节水工作涉及领域广、环节多的实际,坚持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实施“三大行动”。

  一是用水总量控制行动。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原则,及时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全市10家地表水、64家地下水自备水源用水户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加强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对取水、用水、退水等环节严格把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退水水质不符合水功能区水质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许可。实行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

  二是节水技术改造行动。以灌区为重点推进灌溉泵站计量设施多元化,在11个镇(园区)安装电磁流量计和计时器,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78%。加大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力度,近3年累计改造管网145公里,保障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三是重点企业达标行动。在火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六大行业,每年各选择1~2家重点企业开展单位产品用水量对标达标活动。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被扬州市评为“节水标杆企业”,部分企业被评为“节水达标企业”。

  突出宣传发动,凝聚节水共识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营造人人参与节水、个个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重活动宣传。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乡镇、市民广场等场所,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节约用水工作,引导市民养成科学用水习惯。在广大中小学校开展节水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绘画比赛、小发明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节水意识。

  重平台宣传。投资建设节约用水科普馆,采用声光电等手段向公众演示水资源和节水知识。在市民广场、乡镇街道设立节水宣传咨询台,发放水法规和节水知识宣传资料,就群众关心的水资源管理、区域供水、河库管理等热点问题现场解答。借助《锦绣乡村》电视栏目,全面展示社区居民、工业企业、高效农业节水成果,唤起全社会关心水、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

  重典型宣传。加大对节水典型企业、先进事迹、优秀人物的宣传力度,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导人。例如,仪征化纤作为重点用水大户,早在2000年用水量就达3676.9万吨,接近自备水厂生产能力。随着三、四期工程建设,此时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粗放用水,扩建水厂;二是精细管理,节约用水。仪征化纤人大胆选择后者,在2018年公司产能达220万吨、产量翻番,又新增多个项目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增反降,仅1921.11万吨,在满足自用基础上,每年向周边社会供水1750万吨,社会效益显著,企业也被评为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典型企业在全市企业群体中形成了强力示范效应。

  突出制度联动,拓展节水成果

  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紧扣节水用水关键环节,着力健全体制、完善制度,严格规范用水行为,巩固和拓展节水成效成果。

  一方面,健全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地方实际出发,先后编制《仪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仪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等,特别是在节水方面,制定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扎紧制度“笼子”。

  另一方面,刚化制度执行。坚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不动摇,对重点行业企业节水制度落实、节水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及时通报情况、传递压力,督促有关单位整改问题。对落实制度打折扣、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动真碰硬问责追究,切实维护制度权威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7月19日

王炳松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统筹推进落地见效——解读《〈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分工方案》
处处抓节水 人人都节水
节水托起“滇东明珠”可持续发展光明未来
国家节水行动分工出炉
确保先进性和引领性 江苏水利厅全面推进节水型机关建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