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累计调水超530亿立方米
全力守护生命线 一泓南水润北方
 
分享到:
2022-05-24
 
  □通讯员 李季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总体要求,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牢记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坚守“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建设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扛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打造“一流工程、一流企业、一流品牌”的“五个三”发展思路。
  一年来,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工程运行安全平稳,工程效益持续发挥,后续工程加速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全力保障“三个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也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南水北调集团干部职工牢记嘱托,坚守底线、筑牢防线,主动应变、有效作为,战胜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和极寒天气影响,保障了工程安全平稳运行。
  南水北调集团积极探索建立治污工作新模式,强化水源区和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妥善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确保水质安全,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在此基础上,南水北调集团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建设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把“国之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切实保障“三个安全”。
  持续发挥工程效益
  南水北调集团持续加强水资源供需分析研判,优化调度方案,实现了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调度。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累计调水超530亿立方米。中线一期工程2021年度调水突破9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此时正在以每秒400立方米的入渠流量大流量调水;东线一期工程2021年度提前完成年度调水任务,调水入山东6.74亿立方米;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提前完工并发挥效益。
  如今,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天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1.4亿人不可或缺的主力水源,提升了沿线群众饮用水水质,保障了受水区工农业生产。
  在促进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南水北调集团充分利用汛期洪水,加大生态补水力度,2021年实施生态补水近20亿立方米,是年度计划的3倍多。
  通过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补水功能,置换超采的地下水水源,沿线一大批河湖受益: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永定河、白洋淀等重现生机,推动了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今年,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加大向黄河以北供水,汩汩清流涌入河道、沟渠,与其他水源一起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加速推进后续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集团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科学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 
  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拟开工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战略水源地,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家水网的关键一步。工程主要包括输水总干线建设和汉江影响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北调水量可由规划的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亿立方米。这对充分发挥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潜力、增强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水北调集团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法人组建、前置要件办理、审批手续办理、招标准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等开工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16项前置要件办理、先期开工项目招标实施方案编制以及开工项目的主要技术准备和出口段初步设计等工作。
  南水北调集团将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履行好国资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持续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一泓南水持续润泽北方。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5月24日
李季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系列特稿之五: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系列特稿之三: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系列特稿之四:筑牢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系列特稿之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生命线
天津:各级河长守“水”有责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