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推动超级工程的创新力量——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公司全员岗位创新促发展
 
分享到:
2020-12-01
 

岗位创新督导检查评比工作会议(李新强 摄)

创新带头人杜森(李新强 摄)

  □本报记者 赵洪亮 聂生勇 魏晓雯 通讯员 丁晓雪 于颖莹

  “于涛创新工作室”“杜森创新工作室”……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东干线公司),拥有一批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这是山东干线公司激励创新、鼓励创新、倡导创新的一种手段。

  近几年来,山东干线公司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岗位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逐渐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运行管理队伍,为南水北调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山东干线公司先后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农林水系统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济南市“创新发展突出贡献企业”,最近又荣获“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荣誉称号(已公示)。

  厚植工匠文化 顶层聚力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东干线公司积极搭建公司创新平台,围绕“环境优美、技术先进、体制合理、机制科学、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工作总目标,突出调水主业,强能力促业务,开展全员创新等活动,全力锻造一支素质优良、技术高超、吃苦耐劳的运行管理队伍。

  自2017年以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山东干线公司陆续出台办法、规定,搭建岗位创新活动的管理体系,着力打造建功立业平台,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

  健全创新体系。山东干线公司在8个职能部门、7个二级管理机构和20个三级管理机构全面展开创新活动;各现场管理机构也都成立了“岗位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坚持“改善即是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处处皆可创新”的理念,积极营造全员创新、全面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党委高度重视、部门大力支持、工会牵头组织、单位具体实施、职工广泛参与的创新组织模式。

  完善创新制度。山东干线公司制定了《山东南水北调“岗位创新活动”实施方案》《干线公司工会会员岗位创新管理暂行办法》《年度创新活动及“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干线公司奖励管理办法》等,使创新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营造创新文化。公司的创新文化激发了500多名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工作的热情,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岗位责任感、职业荣誉感,激励了广大员工创造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业绩的积极能动性,促进了公司更快更好发展。

  2019年12月3日~4日,山东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岗位创新观摩学习交流会分别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长沟泵站和万年闸泵站举行。与会者高度评价了山东干线公司岗位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岗位创新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弘扬工匠精神 平台创优示范引领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有渠道、隧洞、泵站、水库等多种建筑物,在东、中线中建筑物门类最全;且沿线穿越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气象以及运行条件差异性大,调水运行面临着许多技术、管理难题。

  为破解难题,山东干线公司把创新工作与调水运行现场管理紧密结合,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提升管理、交流技术、创新发展的基地和窗口,从技术、资金、设备、专家顾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丰富创新载体。深入实施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双创双提升”工程,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技能培训及竞赛,将竞赛活动和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改进、班组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促进员工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升。

  激活创新机制。设置专家顾问、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岗位,建立总经理奖励基金,设立特殊人才津贴和创新专项经费,开辟创新专用场地等,从政策到资金给员工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突出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工匠、劳模的先进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传帮带”“师带徒”等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最大限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和成长动力。

  2017年,山东干线公司第一间“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枣庄管理局挂牌,当年就被评选为山东省农林水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9年10月“于涛创新工作室”“杜森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山东省农林水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杜森创新工作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共研发、提炼岗位创新奖项169项,提出合理化建议50余项,获得山东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撰写学术论文80余篇。在全省农林水畜牧系统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他们的岗位创新项目荣获“山东南水北调岗位创新活动二等奖”,在内部推广应用后累计节省资金约500万元。

  如今,山东干线公司“创新小组”达45个,实现了单位全覆盖,“创新小组”成员占比达70%多;有3个“省农林水工会创新工作室”、5个省级“创新工作室”培育对象、4个公司“创新工作室”,其中1个创新工作室已申报“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崇尚劳动创造 全员创新成效显著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有53处提到创新。

  “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山东干线公司牢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崇尚劳动创造,坚持全员创新,围绕工程建设、运行、维修维护、安全生产等,积极开展科研攻坚、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济宁管理局邓楼泵站管理处刘辉与泵站一起成长了10年,通过刻苦专研,成为技术骨干、技术能手。2020年,在邓楼泵站自动化升级改造中,他提出线路功能布局建议令厂家代表十分佩服。他编写了“南水北调河渠湖库复杂水网输水控制模式及技术”一书,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轴流泵站现场流量的测试方法”;他参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轴流泵站效率、机组运行稳定性示范研究与评价”课题,对机组开关机过渡过程进行优化,使真空破坏阀关闭时间由7秒延至15秒,解决了真空破坏阀漏气现象,使机组过渡过程平稳,提高了机组使用寿命,降低机组故障率,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刘辉多次被授予“山东水利技术能手”“山东省职工创新能手”“山东省农林水系统创新能手”等称号,2020年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近几年山东干线公司涌现出像于涛、杜森、刘辉等一批崇尚劳动创造、坚持岗位创新的代表。近4年,公司有18人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水利技术能手,3人获得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得“山东省职工创新能手” 称号,于涛被省工会命名为“齐鲁工匠”,3人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山东干线公司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1项和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新申请已受理专利22项,获得全省农林水系统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137项。

  全员创新,大大激发了山东干线公司的动力和活力,提高了员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了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工程调水运行7年来安全平稳有序。

  “我们将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山东省水安全规划总体部署,坚持管理创新,坚持岗位创新、坚持全员创新,提高工作标准,提高管理能力,确保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水质稳定达标。”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公司董事长瞿潇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2月1日

赵洪亮 聂生勇 魏晓雯 丁晓雪 于颖莹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启动2020—2021年度调水
解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密码”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首次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演练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通过复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调水计划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