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成为许多城市供水生命线 南水北调社会效益远超预期
 
分享到:
2020-10-20

  本报讯 (通讯员 黄亚男)近日,河南省焦作市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建设的最后一个节点——府城水厂牧野加压泵站成功并网运行,标志着焦作市中心城区近百万市民全部用上了南水北调水,从此不再饮用水质硬度偏高、水垢偏多的地下水。

  焦作只是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一个缩影。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逐步由补充水源,成为沿线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黄淮海平原、胶东半岛的供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和改善,沿线居民用上了优质的南水,南水成为许多城市供水的生命线,社会效益远超预期。

  供水格局改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的供水格局,增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数据显示,东中线一期工程已惠及京津冀豫苏鲁六省市,累计供水量超过375亿立方米,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个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

  目前,北京的城市供水75%以上为南水,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天津市14个行政区全部用上了南水;河南受水区城市的59个县区全部受益,多个城市主城区100%使用南水;河北邯郸、石家庄、沧州等市90多个县区受益,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每年上升0.74米;江苏形成双线输水格局,受水区供水保证率提高了20%~30%,同时提升了苏中苏北地区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在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干线及配套工程体系构建起了“T”字形的骨干水网格局,成为胶东半岛的供水大动脉。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有效地提升了这些城市的供水保证率,确保这些城市的供水安全,极大缓解了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矛盾。

  供水水质改善。为让百姓喝上安心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加大治污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的饮水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河湖环境改善。为了治理微山湖,山东济宁和江苏徐州河湖长牵手,同谋划、同部署、同监督。河南省河长制从大江大河,延伸到所有河湖和小微水体。天津把253条河道和重要沟渠纳入河长制考核,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

  汩汩清水是最好的见证: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水质95%达到Ⅰ类水,中线干线输水过程中80%以上水量为Ⅰ类水;东线工程在通水前对河道湖泊污染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治理,水质由通水前的劣Ⅴ类变为总体稳定在Ⅲ类水标准,核心区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

  北京市自来水硬度明显降低,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30毫克每升。沧州、衡水、邯郸等地区500多万群众告别了长期引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生活在石家庄的市民杜晓娜说:“我们城圈里包括周边的百姓都用上了南水北调水,现在水质特别好,过去水垢一大层,现在都没有了,水的口感也比以前好多了。”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东中线一期工程自2013年、2014年分别通水以来,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随着后续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南水北调将持续发挥工程效益,更多更好地造福沿线人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0月20日

黄亚男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联袂擦亮首都水名片
南水北调东线泗洪站枢纽:建设出精品 管理创一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办开放日活动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中线健康成长
决战决胜初显成效——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河道衬砌完成过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顺利进行 完成总工程量40%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