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输水200亿立方米
 
分享到:
2019-02-15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惠南庄管理处监测人员进行水质监测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惠南庄管理处监测人员正在取水样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惠南庄管理处泵站值守人员巡查设备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惠南庄管理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巡查

  中国水利网站2月15日讯(记者 吴涛)截至2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输水200亿立方米,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万人喝上了甘甜的南水。

  200亿立方米水,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三分之一,有效保障了输水沿线城市的水安全,改善了水生态、水环境,让沿线老百姓享受到幸福账单,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巨大。

  城市供水更安全。中线工程分水量河南省累计达到67亿立方米,河北省40亿立方米,天津市36亿立方米,北京43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受水区城市供水紧张局面。如今,河南郑州中心城区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了100%;北京市南水占主城区的自来水供水量的73%,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到1.2;天津市14个区的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已成为天津供水新的“生命线”。

  水质越来越好。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输水水质一直保持在优于Ⅱ类,其中I类水质断面比例已占82%以上。河北省506万农村群众喝上甘甜的长江水,彻底告别高氟水、苦咸水;北京市自来水硬度下降,百姓普遍感受到水碱少了,口感变甜了。

  环境更加美好。中线一期工程自2018年9月至今累计补水5亿立方米,保证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如今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补水水头均已到达试点河段终点,累计形成水面约40平方公里,河流重现生机。中线一期工程还连续两年利用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已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使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水质明显提升。

  地下水位回升。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91米;天津市地下水位38%有所上升,54%基本保持稳定;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2月15日

吴涛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蒋旭光检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运行安全工作
千里水脉润北方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启动2018~2019年度供水工作
天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基本建成
一江清水送来绿色希望——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四周年综述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