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中核集团新华发电公司产业援疆扶贫纪实
 
分享到:
2020-04-27

昆仑第一村阿尔塔什

中核集团新华发电公司领导到阿尔塔什村看望慰问叶河公司驻村干部 

中核集团新华发电公司领导到阿尔塔什村慰问

新华发电援建的“昆仑跑步鸡”养殖场

  □通讯员 李建锋

  四月的喀喇昆仑山区,雨后多日的沙尘天气退去,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昆仑第一村”格外艳丽。  

  这里褐色高山连绵不断,怀抱宽阔的叶尔羌河,可以遥想,这里“玄奘取经东归路,巍巍昆仑第一村”的神秘。这个叫做“阿尔塔什”的村子,自古以来就是进入帕米尔高原的必经之路,因此被中外探险家誉为“昆仑第一村”。当年马可波罗沿此线路进入中国,唐代玄奘经此线路东归故里。

  山高路险。在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之前,寂静古老的村落鲜于外界联系,村里没有路,破烂的土坯房散落在山坳里,维吾尔族农牧民在荒凉贫瘠的河谷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全村132户637人,贫困人口就有75户373人,贫困发生率过半。由于环境恶劣,光秃秃的山让畜牧业发展受限,土地稀少盐碱地庄稼产量低,老百姓教育程度低,收入来源甚少,又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挖掉世代穷根难上加难。

  贫困程度如此之深,如何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作为央企产业援疆项目,中核集团新华发电公司开发治理叶尔羌河的同时,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打赢总目标,围绕精准总要求,实施以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变废为宝”、电力保障、用工扶贫、采购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等,“扶贫七法”助力脱贫攻坚。叶河公司举全工区之力,下绣花之功,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经过三年“访惠聚”工作,阿尔塔什村脱贫摘帽退出贫困村序列。在这个春天,村容村貌、百姓生活焕然一新的阿尔塔什村,迎接新的希望,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过去三年,扶贫工作主要是依靠工程建设期大量用工和设备租赁活动,号召各参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优先安排使用当地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培养技术工人,拉动包括阿尔塔村在内的附近10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同时驻村工作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医疗、住房、易地搬迁等各项扶贫政策,贫困群众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获得感更实、幸福感更强。很多群众通过工程建设单位新农村供水、防洪堤、澡堂子、道路硬化、农副产品订购等投入,以及捐资助学、大病医疗帮助等,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解决了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问题。很多群众通过易地移民搬离了穷窝,解决了就业,告别了土坯房过上了新生活。阿尔塔什村贫困群众通过央企“访惠聚”工作扶持,甩掉了贫困帽子,加入了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精准发力。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建设单位新华发电叶河公司通过党建联建“共同扶贫”平台,带领各参建单位、党员干部横下一条心,使出一股劲,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利用工程建设优势,调动工区一切资源,全力攻克贫困。实行党委负总责,纪委督战促目标,采取“领导挂点、支部参与、干部结对”等方式,将各项脱贫目标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到人;成立扶贫用工协调领导小组,抽调6名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所有帮扶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47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75户,实现干部帮扶全覆盖。

  三年过去了。当我们走进阿尔塔什村村民托合提·艾散的家,宽敞整洁的小院里种着葫芦瓜、西红柿、辣椒、油菜等蔬菜。家里电视、沙发、洗衣机、空调、冰柜一应俱全,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农家。

  托合提·艾散说:“三年前我们还住在简陋的土坯屋子,真不敢想,如今我们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自从阿尔塔什工程开工建设,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新华发电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经常来我家走访,帮助我们建起来了鸡舍、菜园子、葡萄架等,种上了蔬菜瓜果,过上了幸福生活。”

  托合提·艾散的爱人指着厨房柜子上放的米、面、油和衣柜里的衣服说,这些都是叶河公司的领导来慰问时送给我们的,他们经常来看望,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托合提·艾散说:“我们家有今天的好日子,应该感谢党,感谢中核集团!”

  阿尔塔什村村民图拉普·阿瓦孜一家8口人,曾经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如今走进图拉普·阿瓦孜的家,看到了却是与从前大不一样的情景。

  过去山民,仅靠一条狭窄的沿河小道进出,夏季经常被叶尔羌河洪水冲断,中核集团投资1.2亿元,修建了40多公里柏油路打通了老百姓连接城市的“致富路”。图拉普·阿瓦孜说:“我们家现在有沙发、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好日子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帮助。”

  图拉普·阿瓦孜坐在沙发上聊起了中核集团对他们的无私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竖起大拇指夸赞:“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民的日子有盼头,共产党亚克西,中核集团亚克西!”

  脱贫摘帽不是最终的目的,消除贫困永远在路上。

  巩固提升,贵在培养造血功能,解决长远发展问题。贫困村摘帽的难点主要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的难点主要是发展产业和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阿尔塔什村基础差、家底薄,虽然已经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起来了,在工程建设期老百姓在工地务工有了很好的收入,可是一旦工程完工投产用工量大幅缩减,后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怎么办?一些脱贫户、‘边缘户’也还存在返贫的风险,‘减贫摘帽’只是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巩固提升好脱贫成效。”纪委书记贺湘江说。

  2020年,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第一场硬仗”,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累计直接或间接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0余万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劳务承包队伍、清扫队,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贫困户合作全覆盖,户均收入10000元以上。2020年4月10日,投入10万援建的阿尔塔什村“昆仑跑步鸡”特色养殖场投产。

  任还重,道还远。阿尔塔什村被誉为“昆仑第一村”,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又是莎塔公路(新疆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的必经之地,如果将“新疆三峡”水利风景区、“昆仑第一村”“莎塔自驾游”“叶尔羌河文化”品牌资源结合挖掘、宣传、打造,通过媒体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同地方旅游开发政策、规划结合起来,培育管理,支持村民参与民宿、餐饮、特色农副商品销售等创收,阿尔塔什的又一春可期可待。说起小山村的前景,驻村工作队扶贫书记陈胜对后续帮扶工作充满信心。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的艰巨,仍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新华发电在南疆打造千瓦千万装机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结合起来,持续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不仅要抓好阿尔塔什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扶持产业持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还要再帮助周边未脱贫乡村再化解一大批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切实扛好央企的社会责任,为边疆发展贡献央企力量。”新华发电叶河公司党委书记张保虎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4月27日

李建锋
相关新闻
 
水利部召开2015年水利援疆工作座谈会
水利部成功举办援疆水利领导干部培训班
水利部召开援疆干部座谈会
海委与对口援疆单位工作对接
新疆自治区水利厅一行到珠江委访谈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