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河长”共护闽西幸福河
2025-07-31
 
 
  7月23日,福建省龙岩市政协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河长”开展集体巡河活动。委员们先后察看长汀县朱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汀江上游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以及新桥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深入了解沿岸环境、河道治理、河湖管护、流域水质等情况,以实际行动推动闽西河湖治理提质增效。此次活动既是对“政协委员+河长”联动机制的深化实践,更为闽西幸福河湖建设注入了协同治理的新动能。
  近年来,龙岩市始终将河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政协委员+河长”联动机制,将213名政协委员纳入“民间特色河长”体系。这些委员明确责任河段,定期开展巡河,成为各级河长办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各级河长办督导龙岩市主要流域水质及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治理工作,有力推动了河湖治理提质增效。
  数据见证着治理的显著成效。今年1月至6月,龙岩市76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中,Ⅰ~Ⅱ类优质水质比例达82.9%,较2024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其中16个国控断面Ⅰ~Ⅱ类优质水质比例攀升至87.5%,清澈见底的河道成为城乡居民身边的“幸福风景线”。截至6月底,龙岩市累计整改河湖库“四乱”问题113个,整改率达87%,河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闽西大地铺就了浓厚的绿色发展底色。
  龙岩市“政协委员河长”借力数字技术,创新智慧监管新模式。以福农驿站“政协委员河长说”平台为依托,委员们通过平台实时上传巡河发现的问题,由市河长办及时派发至责任部门,整改完成后上传佐证材料,实现“巡河轨迹记录、问题上报、整改反馈”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全程可追溯、可监督,以技术创新打通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
  “过去巡河靠笔记,问题反馈跑断腿。现在手机一点,问题直达部门,整改进度随时看,效率太高了!”一位参与巡河的政协委员深有感触地说。2025年上半年,龙岩市“政协委员河长”通过该平台累计巡河128次,反映河道垃圾、漂浮物、河堤安全隐患、集镇生活污水排放、河岸边违规种植等问题共27个,且已全部整改到位,“委员监督、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逐步成型。
  此次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河长”集体巡河,既是对前期治理成果的回头看,更是对长效治理机制的再强化。“龙岩市将继续深化协同治理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让政协委员的监督力量、部门的执行效能与群众的参与热情同频共振,构建政府主导、政协参与、社会协同的河湖治理新格局,为闽西幸福河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龙岩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石兰
责任编辑:陈帅
图片4.png
双福村美景如画     本报通讯员 杨怡玲 摄.jpg
福建白濑水库2025.6.20.jpg
蜿蜒流淌的九曲溪      本报记者 彭可 摄.jpg
0814be7c243849b88386b4ac7b7f6d9f_B_BASIC.jpg
82090d76a4c14bc08bd7435ee9eb75dc_B_BASIC.jpg
414155477fdb43f489c3e59396cb6f8d_B_BASIC.jpg
1:2025年4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黎明湖湿地生态公园,翠绿湖水、绿植,悠闲的白鹭、水鸭,与亭台、廊桥等古典园林相互辉映,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踏青游玩。谢贵明摄.JPG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主办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