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供水工程水源点龙湖
□陈精高 文/图
金门和马祖位于福建省东南海域,地理条件特殊,水资源严重贫乏,岛内常闹水荒。1993年大旱,金门岛内所有水库几近干涸,民众用水极为困难,强烈要求从近在咫尺的福建沿海地区引水,引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水利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为呼应金马民众引水诉求,1995年3月22日,在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会上,福建作出了“向金马两地供水”的承诺,引起台湾同胞和境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向金马供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工作。自1995年启动以来,在国台办、水利部的精心指导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岸有关部门和单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推动向金门供水工程于2015年10月12日正式开工,2018年8月5日率先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美好愿景终成现实。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实施以来,福建水投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治水理念和实践经验,协同各有关部门,联合各参建单位,精心运作,扎实推进,致力于建设精品工程、树立运营标杆、创造交流平台,努力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当好“四通”先锋。
水通惠民生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两岸业主通力协作,对标行业最高标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取水泵站采用闽南建筑元素,与金门建筑风格遥相呼应,体现了两岸地缘相近、文缘相承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取水泵站应用“水下模袋混凝土水平施工”技术,确保龙湖水质不受影响。海底管道采用纳米(纳硅)防护涂层,避免供水管桥被海水腐蚀,提高管道运营安全和期限。取水泵站工程先后荣获福建省“闽水杯”优质工程金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等。
需则供水,供则足量。福建水投集团晋金供水有限公司按照“年统筹、月计划、周调整、日供应”的供水机制,满足金门方的用水需求。自通水以来,累计向金门安全优质供水超过4000万吨,占金门县自来水厂日常供水总量的81.9%,金门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水量从最高的68%降至目前的5%。
水清情更浓
福建水投集团始终坚持“科学调度、保质保量、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工作原则,坚持足量供水、优质供水。严把水质安全关,晋金供水公司严格按照供购水合约规定,落实日检10项、月检25项、半年85项的检测频率要求,确保入金水质100%合格。2021年,在水利部指导下,晋金供水公司对水质实验室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提升,日检能力提升到16项检测指标。
为了让金门同胞喝上放心、优质、安全的家乡水,泉州市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采取封闭式的输水通道,替代敞开式的高干渠输水方式,有效减少沿途污染及蒸发渗漏损失。
晋金供水公司强化水情变化监测、预警与预处理等相关措施,在取水闸设立“水质观察室”,增设色度仪、总铁在线检测仪、总锰在线检测仪、细菌类生态预警系统及生态鱼缸预警系统等,并与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细菌类生物预警系统,强化突发水质变化预警。同时,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晋江流域(龙湖)藻华防控技术示范区项目,使龙湖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
水润心相通
福建水投集团坚持以水为媒,成立“两岸通水交流中心”,获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把金门供水工程打造成两岸同胞的交流平台。工程通水以来,先后接待台湾同胞100余批次、2300余人次,成为台湾同胞来闽游学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晋金供水公司还与金门自来水厂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在定期开展供水技术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海峡杯”男子篮球邀请赛等文体交流活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不断增进同胞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