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云南

滇南明珠的幸福蝶变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水为媒促发展

发表时间:2025-02-21
弥勒市甸溪湿地公园  本报通讯员 孔德云 摄
  □本报记者 李攀 通讯员 周猛强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旅市场表现抢眼。据统计,春节期间红河州共接待游客697.2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75.13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3.51%。其中,蒙自南湖奇妙夜、弥勒太平湖、哈尼梯田生态游等产品热度持续走高。
  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水生态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红河州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打造“水利+文化旅游”融合新发展模式,实现以水兴业、以水润城、以水惠民。
  守护千年瑰宝
  激活“世遗”时代价值
  冬日是元阳县哈尼梯田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候,4000多级梯田层层叠叠铺展在山上,清水反衬着天空的光芒,仿佛被打翻的调色盘一般,美得让人心醉。
  自2013年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红河州累计投入数十亿元,从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个维度”全面推进保护工作。红河州制定出台了《红河哈尼梯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审慎规划建设现代水利设施,制定了哈尼梯田核心区沟渠管理办法,实行“沟长制”,聘请“沟长”,也称“赶沟人”,常态化开展沟渠日常养护,保障沟渠畅通。
  “‘赶沟人’一般由村民按照热心公益、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标准推选而出,政府计划逐步将其纳入公益性岗位。”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尼梯田遗产区共有256名“赶沟人”为梯田服务。
  元阳县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69名,强力推动哈尼梯田核心区河湖管护工作;结合人居环境提升,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清河行动”。2024年在遗产区主要河库开展清河行动20次,有力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在红河州的守护下,多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这一旅游金字招牌焕发出新活力,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据统计,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元阳县共接待游客38.36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超4亿元。
  一湖带两城
  打造“滇南最美乡愁之旅”
  2025年1月1日,数千名跑者齐聚石屏县异龙湖畔,在“中国最美高原湖泊专用赛道”上激情开跑。“我们奔跑在异龙湖的山水间,每一步都收获了独一无二的风景。”跑友刘妍说。
  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石屏县依托河湖长制,举全县之力,打好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多举措推进异龙湖保护治理,打造环湖生态廊道。异龙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异龙湖蝶变引发了当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蝴蝶效应”。秉承“跑红一条赛道、带动一项产业、影响一座城市”的目标,石屏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展环湖体育赛事,异龙湖环湖赛道连续四年被评为云南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荣获“中国最美高原湖泊专用赛道”称号。
  山水“高颜值”转化为产业“新价值”和发展“硬实力”,体旅经济成为石屏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异龙湖镶嵌在石屏、建水两县之间,一湖挑起两城,共同哺育了石屏、建水各族儿女。依托异龙湖,红河州一体推进地缘相邻的石屏、建水两县文旅产业发展,以凸显水文化、延续田园美、辉映古城韵为主,按照“一个景区”的理念打造“一湖两城”“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精品线路,带动两县乃至全州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建水县共接待游客1600余万人次,旅游总花费突破200亿元。
  以水兴城
  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家门口就是牧羊河溪流湿地公园,环境美了,娱乐多了,群众笑了。”家住牧羊河边的新荣村村民这样描述现在的生活。
  牧羊河原本是一条很窄的小河沟,最宽处仅有2米,曾经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屏边县实施牧羊河溪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开展水生态治理,打造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康体健身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以牧羊河为轴,屏边县充分融入当地苗族文化,打造了新城区“一河五景”“一心八寨”,让牧羊河畔的“滴水苗城”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新品牌。
  在弥勒市,当地以甸溪河水系为轴,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建成了甸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太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东风韵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项目,以水为脉,串珠成链,全域提升,让弥勒市成为了云南省第一家旅居联谊会的落地地区,并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景区为周边村民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盘活用地近8000亩。2024年,弥勒市接待游客达592.5万人次?,依托良好水生态发展的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如今,依托河湖长制,以水为媒带动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红河州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紧扣“国家门户·滇南中心”的战略定位,红河州构建以“三海五河若干溪”为主的生态安全格局,推进47项总投资270.66亿元的一系列重大引调水、骨干水源、水系连通、水生态治理等工程。随着工程推进,一个集沿边开放前沿、特色产业基地、生态人文宜居于一体的“水韵湖城”正在逐步呈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2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