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市推动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面貌持续改善——
守护好三颗“高原明珠”
发表时间:2025-02-14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抚仙湖 本报通讯员 徐万林 摄
□本报记者 李林
自2024年年初新修订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云南省玉溪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开展条例普法宣传、攻坚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了湖泊水质,为流域的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动力。
强化普法宣传
玉溪市高度重视湖泊保护条例的普法宣传工作。市、县两级政府组建湖泊保护条例宣讲小组,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联合巡湖等形式,深入沿湖村组、企业、学校等,开展宣传活动。据统计,2024年玉溪市共组织湖泊保护宣讲49场次,发放湖泊保护条例3.3万余册。玉溪市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湖泊保护条例网络竞答活动3轮次,增强了公众的湖泊保护意识。
玉溪市持续创新宣传方式,将湖泊保护条例融入文艺作品等,让湖泊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攻坚水污染防治
玉溪市推进调蓄带“腾空、清淤、晒塘”、湖滨生态修复管理提升等工作,降低了雨水挟污入湖的风险。同时不断完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
玉溪市持续完善湖泊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确保及时发现湖泊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推进抚仙湖周边生态修复工程,湖区全面清除高耗水、高耗肥农作物,种植生态烟叶、荷藕等环境友好型作物。
2024年,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Ⅰ类,星云湖流域实现了223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杞麓湖流域的截污治污项目加快推进。
创新治理方式
玉溪市将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纳入湖泊保护条例,实现了制度性创新,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
2024年5月,玉溪市通过前卫泵站提水,让可能流入星云湖的210万立方米初期雨水、农田尾水等“爬坡上山”,通过山麓间的水库流向江川区星云街道、前卫镇部分村(社区),为部分工业园区内的园林绿化和施工提供了用水。用水单位和社区对使用过的水进行水质检测,达到标准才可排放入湖。
2024年以来,玉溪市加速推进湖外水循环关键节点工程和重点工作,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的闭环线路构建取得显著进展,分别构建了5条、4条、2条。3个湖泊流域已发展设施农业4.2万亩。
截至2024年12月,玉溪市已实现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1141.35万立方米,覆盖耕地10.66万亩。
推动绿色发展
近几年,玉溪市水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玉溪市深入落实湖泊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通过优化湖泊周边产业布局,探索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路径。
在星云湖周边,马房村等5个村创建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实施渔业生态调控项目,探索出了“以鱼控藻、以鱼净水”新路径,既保护了湖泊生态环境,又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渔业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区域的餐饮、住宿、民宿文化产品消费。
在抚仙湖,玉溪市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工作,通过实施水价综合改革、划定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经营区域等措施,科学评估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为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14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