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四川

拉近河湖长制与群众的距离

——四川河湖长制“七进”活动纪实

发表时间:2022-03-31

金川县“河小青”捡拾河岸垃圾 本报通讯员 夏加格西

  □本报通讯员 崔西岭 蹇明倩 
  “2021年,河湖长制工作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开展宣传活动5万余场次,覆盖人群40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万份。”3月24日,四川省河湖长制“七进”活动2021年总结大会暨2022年启动仪式在成都市举行。“七进”宣传活动是2021年四川省总河长1号令中明确的重点工作。一年来,四川各地以“七进”宣传活动为重要载体,抓实抓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加快打造河湖长制3.0版本。

  高度重视 大力宣传 高效治水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宣传工作,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黄强多次在省总河长会议上强调河湖长制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副省长、省总河长办公室主任尧斯丹就河湖长制集中宣传作出批示;省委宣传部印发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大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宣传好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进展成效。 

  2021年1月,四川河湖长制“七进”活动拉开序幕,河湖长制工作在省直机关干部职工中广泛普及和推广;泸州、广元、乐山、巴中等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发“七进”活动文件,周密安排活动。各级河长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深度参与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随着“七进”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各地把护河治水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面紧起来、迅速动起来、快步跑起来”的工作格局,有力有效推进治水工作。 

  水利牵头 部门协同 系统治水 

  四川省各地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以“七进”活动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形成水利牵头、部门协同的河湖保护治理机制。 

  省河长办联合团省委开展“争当河小青·共护母亲河”活动、“青春志愿·靓在乡村”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健全了与五级河湖长体系相对应的五级“河小青”队伍。 

  内江市河长办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五部门共同开展“七进”活动,增强治水宣传力量;达州市教科局成立了教科系统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全市教科系统深入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各中小学校掀起河湖长制知识科普热潮;德阳市委党校将河湖长制列入县、乡领导干部培训课程。 

  “七进”活动实现了多部门深度交流,越来越多的单位部门、干部职工主动作为,承担起河湖管护与宣传工作的职责,促进了治水、治岸、治山、治污工作的整体推进,有力推动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 

  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 全民治水 

  四川省河长办将宣传推广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将宣传发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要求各地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做到既宣传工作成效,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在“进乡村”活动中,部、省、市、区多级联动,水利部调研组多次前往雅安市名山区解放村实地调研,召开村民“坝坝会”,与镇村两级河长、村民代表现场讨论村级河湖管护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打通了河湖长制“最后一公里”,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绵阳市北川、江油等地相关单位走进沿河60家矿企逐户宣传,发动企业分段承包管护河流,有效解决了矿山开采、矿石运输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宜宾市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竹林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遂宁、南充等地在“七进”活动中,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巡河护河,辅助基层河长发现、解决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2021年,四川省共发放40余万份河湖长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群众满意度达98.3%。 

  打造四川河湖长制3.0版本,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和监督。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七进”活动已初步形成四川河湖长制宣传品牌。“七进”活动拉近了河湖长制、河湖长与群众的距离,有力推动了全民治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3月31日

作者:崔西岭 蹇明倩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四川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升钟灌区用水需求

让万亩良田喝足丰收水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共建新区幸福河湖

四川广安市:深山引甘霖

四川都江堰灌区全面完成79.48万亩育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