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生态补水 “湖城”焕新

发表时间:2025-04-18

  记者 孟砚岷

  4月,自青铜峡灌区唐正闸放水以来,环绕在银川平原的“玉带”唐徕渠,适时向宁夏回族自治区75%河湖湿地补充“源头活水”。河湖碧波潋滟,水岸草木葱茏,舒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银川平原上密如蛛网的黄河灌渠,不仅浸润出千万亩沃野良田,也在沟渠纵横间滋养出星罗棋布的湖泊。历史上,银川曾因湖泊湿地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而有“七十二连湖”之说。 

阅海湖春意盎然

  银川市有中部、东南部、西部三大水系,全长254公里,面积28.8万亩,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近200个自然湖泊和沼泽湿地。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源头治理、中段提升、末端兜底”治理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和岸上岸下综合整治形成了以中部水系典农河(总长180公里)为主线,辐射东部燕鸽湖、西部芦草洼、南部银子湖、北部元宝湖四大水系等较为完善的“调、补、蓄、排”水生态体系。

  在兴庆区掌政镇赵家湖,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再生水近1000万立方米。赵家湖生态补水不再消耗辖区黄河水指标,经过生态湿地处理之后的水重新排入永二干沟,流入黄河的水质得到大幅提升。在银川市阁第湖,来自第一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源源不断注入湖中,不仅保障了湖泊生态基流,还节省了黄河水指标2024年启动的水环境提升项目,七子连湖示范片区实现了从功能修复到生态复兴的蜕变,成为“塞上湖城”宜居图景的生动注脚。

典农河水清岸绿

  据了解,唐徕渠每年为银川东南水系、西北水系、典农河、沙湖、宝湖、阅海湿地公园等37个湖泊、12个湿地、5个公园20万亩湖泊湿地提供年均1亿立方米左右的湖泊湿地生态补水,有效保障了河湖水面景观,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维护了水生态健康。

  如今的银川,湖光山色占据半壁江山,城市宜居环境持续改善。让美丽常在,让幸福看得见,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已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4月18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