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宁夏盐池县:筑水保之基,绘生态画卷

发表时间:2025-03-14

  记者 孟砚岷

  沙丘披上了绿装毛柳、花棒、沙打旺等灌木蔚然成林……蓝的天空下,连绵起伏的绿浪不断向远方舒展。早春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沙泉湾呈现一幅人进沙退、生态逆转的自然景。

  盐池县地处腾格里沙漠东缘和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沙子漫地跑,沙丘比房高”当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真实写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盐池县统筹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原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自治区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等8项国家及自治区级荣誉。

  走进青山乡刘窑头村,干净整齐的文化广场、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鲜艳美丽的文化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景徐徐展现在眼前。“过去,我们这个地方全是明沙,出行连拖拉机都走不成。”刘海回忆着30多年前的生活。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地区盐池县青山乡的刘窑头、赵记塘两个自然村,总面积24.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0%。1997年,刘窑头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经黄河上中游局批准实施经过综合治理,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1平方公里,累计治理程度达88.55%。小流域治理后,治住了沙窝,种上了水浇地,日子有奔头,一年一变样。

  王新庄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细碎的地块被推平拉直,“窄田”连块连片。这里新修梯田2.1万亩,改良土壤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坡改梯”改出增产增收“致富田”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负责人介绍,对20度以下的坡耕地进行水平梯田修建,对20度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每亩坡耕地增产100余斤,实现了从“广种薄收少种高产多收的有效转变。

  据了解,近年来,盐池县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统一,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0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4.2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72%以上,水土保持率达78.56%,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同时,每年减少入黄泥沙9.8万吨筑牢宁夏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3月14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