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甘肃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践行“四水四定” 绘就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甘州样本”

发表时间:2025-02-26

甘州区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

  □通讯员 付玉飞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聚焦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深化治水管水控水举措,探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节水体系。

  强化刚性约束,构建精细化管水体系

  甘州区地处黑河中游,区域年均降水量仅为132.3毫米,蒸发量达1788.1毫米,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的60%,属全国中度缺水地区。面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甘州区加快构建精细化管水体系,制定《甘州区水资源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创新推行“政府主导、水务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水预算管理模式,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至各乡镇、村社及用水户,形成四级联动管理格局。2024年全区实际用水总量6.88亿立方米,低于省、市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8.8%和14.1%。

  “我们通过‘预算+计划+定额’的管理模式,将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有机结合,提高了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甘州区水务局局长赵乾升介绍。

  大满灌区作为全国节水型灌区,通过运用取水口智能化计量设施及在线监测平台,实现了传统计量向智能化计量升级转变。

  “我们通过安装取水口智能化计量设施及在线监测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精准计量用水数据,并配套建立配水台账,使水资源监管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确保每一滴水高效利用。”大满灌区负责人陈宁说。

  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全行业深度节水

  在农业节水增效方面,甘州区坚持以水定产,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1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9.6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111.5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63,亩均节水200立方米。

  在工业节水减排方面,甘州区推动企业节水技术升级改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到94%。

  “我们围绕工业节水减排,支持昆仑生化等重点用水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该公司配套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后,主要产品糯淀粉用水单耗由4.5吨下降至2.8吨,年均节约地下水20万立方米。”甘州区节水中心主任王志刚介绍说。

  在城市节水降损方面,甘州区推进城市管网和分区计量建设,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8.96%。蓝山公馆、翰林学府等小区建成雨水收集系统,党政机关率先开展饮水机尾水二次利用改造,全区成功创建市级节水型标杆和示范单位25家,城区节水型机关建成率达100%,节水型学校建成率达58.3%。

  “我们定期举办节水知识讲座,建立小区节水监督小组,蓝山公馆五、六期雨水收集系统投用后,社区用水效率提升30%。”蓝山公馆物业经理李亚丹介绍。

  项目驱动发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能

  2024年,甘州区实施水利重点项目20项,完成投资4.09亿元。其中,畜牧产业园等5项“井转河”水源置换调蓄工程建成投用,建成“井转河”小型水利工程117个、新增蓄水能力122万立方米、覆盖面积达8.08万亩,地下水实际取用量较2023年减少0.73亿立方米。

  “自畜牧产业园调蓄池投入运行,我们依法关停项目区范围内机井91眼,置换地下水1600万立方米,有效减轻地下水开采压力,缓解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甘州区上三渠水利管理所所长张鹏弟介绍。

  同时,甘州区统筹推进北郊湿地生态补水、北部湾生态谷绿化灌溉等6项中水利用项目,获得节水奖励补助380万元,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42%。全区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同步提速,打造了西浚、上三等智慧灌区示范点,推动水资源监管由“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结合”转变。

  2025年,甘州区将持续以打造“集约高效、深度节水、全面兴水、全力护水、数字治理”五个新标杆为目标,通过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精细化管理和增强全民节水意识等措施,坚决守牢水资源利用上线、水生态安全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切实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2月26日

作者:付玉飞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