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子水库
迎战洪峰保安澜
□本报记者 郭媛媛
7月28日8时36分,蓟运河流域桑园断面出现红色预警级别洪水。北京市海子水库入库流量达2206立方米每秒,这是海子水库自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流量。北京市平谷区接连拉响暴雨、山洪、洪水红色预警。
海子水库是北京市4座大型水库之一,位于平谷城区以东18公里海子村附近的蓟运河支流泃河干流上,是该地区的关键水利枢纽,也是防洪的重点所在。面对持续强降雨叠加上游来水,海子水库防汛压力陡增。海子水库管理处24名职工,在主任张鹏的带领下,昼夜不停开展水位监测、洪水调度、堤防巡查等工作,全力确保海子水库安全。
连夜布防战洪峰
洪峰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张鹏再次带着管理处职工,结合水库流域特性,提前预测入库流量、水位变化及洪峰到达时间,并对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关键设施的变形、渗漏情况进行反复检查。“虽然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遍,但看着洪峰越来越近,只有细致、更细致,我们心里才能踏实点儿。”张鹏坦言。
根据降雨预报和实时监测数据,张鹏带着管理处职工提前预腾库容,连夜在重点部位设置警戒线、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巡查值守,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降雨过程中,我们根据实时入库流量和水位上涨速度,动态调整下泄流量,加密监测频率,对水库水位、入库流量、出库流量、雨量等关键参数,实施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间隔的监测,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张鹏说。
“手心攥着汗,但心里不能乱!”
7月28日7时,海子水库管理处及周边区域突发断电,为保障调度不受影响,海子水库管理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我们立即启用备用电源,紧接着迅速联系供电所,通过调用移动发电机,解决水库用电问题。”得益于准备充分,张鹏带领职工成功化解了水库断电险情。
然而,险情未平,洪峰又至。仅仅几个小时后,洪水咆哮袭来,桑园水文站设备被冲走,网络、通信全部中断,水文站站房顷刻没入洪水中……
“当时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张鹏回忆道。桑园站的失守,意味着水库失去了最关键的数据支撑,洪水调度陷入被动局面。
“手心攥着汗,但心里不能乱!必须要守住水库,守住我们的阵地。”张鹏说。失去桑园水文站“第一哨位”的关键数据,沿线监测设备也陆续失联。“上游一失联,管理处3位工作人员见国成、石义平、任佐成立刻担负起实时监测的任务,每6分钟记录一次水位变化。见国成根据水位变化,推算出水库底孔闸门及5孔闸门的下泄流量。我和另外两名同事,推演桑园段的洪峰流量和实时过境流量……”张鹏向记者介绍,工作人员靠着扎实的水文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调蓄过境洪水,全力守护下游安全。
演练给实战帮了大忙
在洪峰已过、下一场降雨尚未到来的间隙,已连续奋战一天一夜的张鹏虽然看起来疲惫,却丝毫没有困意。
“不困,真的一点都睡不着!”张鹏说,“我干水务27年了,还是头一回和这么大的洪水较量!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连续几日的暴雨、洪水预警,尽管张鹏和同事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和工作准备,但现实形势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之前演练过的内容,在应急处置实战中都派上了用场。”张鹏介绍,汛期伊始,海子水库管理处曾模拟可能出现的洪峰和最大降雨量,开展防洪排涝应急演练。正是这“战前”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各环节、各岗位之间的配合默契,给这次实战帮了大忙。
截至7月30日晚上,张鹏和同事们已在岗位上坚守了8天8夜。“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座水库,更是下游的万家安宁!”张鹏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8月2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