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迎来新节点——
全力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发表时间:2025-03-19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吕博
北京市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日前迎来新节点,新建兴各庄闸第一个闸室段完成验槽工作,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记者近日来到工程建设现场,就如何全力推动工程建设,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进行采访。
大幅度提升调度能力
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全长37.6公里,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防洪治理、生态防护等。其中,新建兴各庄闸作为此项工程的“重头戏”,将替代原有兴各庄橡胶坝等3处橡胶坝。
记者在新建兴各庄闸施工现场看到,起重机吊臂高悬,工程车辆穿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施工作业井然有序。
“新建兴各庄闸为底轴驱动翻板式的平面闸门,共9孔,每孔闸门宽35米,建成后所在位置的河道将被拓宽近1倍。”潮白河综合治理工程八标段项目生产经理吕艺伟介绍。兴各庄闸建成后,河道水位可实现从16米到11米的高差调整,相比于原橡胶坝,水资源调度能力更强。
筑牢优质施工双屏障
在河道内进行围堰施工是一项复杂工程,易受河道水文条件影响,其防渗处理更是重中之重。围绕确保围堰结构稳定牢固,满足抗滑、抗倾、抗渗等要求,工程项目技术部创新采用“四级梯度降水+PLC组合桩围堰(锁扣钢管桩+锁扣钢板桩组合的围堰形式)”技术体系。
“首先利用密闭钢围堰阻断外部河水渗透,然后在围堰内侧同步开挖截水沟与集水井,利用沿闸室段布设的井群疏干、下降水位,最后通过加密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将水位锁定在工程基底0.5米以下,保障基底干槽作业。”潮白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技术部工作人员李一凡介绍,除四级梯度降水外,工程还采用PLC组合桩围堰结构,其高强度特性可抵御每秒1米的流速冲击,锁扣咬合精度达毫米级。
项目团队还给围堰迎水面穿上高强度“防水衣”,形成“钢桩+柔性防渗”的双重屏障。“较传统工艺可减少90%的渗水,我们还在围堰内侧进行土石反压,起到支撑作用,确保围堰整体安全。”李一凡说。
护航廉洁工程建设
面对工程体量大、周期长、实施全过程代建的特点,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实施“嵌入式”监督的管理模式。潮白河管理处副主任杨伟超介绍,施工前,管理处成立工程项目办公室,做好对代建单位的全过程监督。同时,还向参建单位派驻多名项目代表,以联络员、协调员、监督员、学员的身份进入参建单位,随时掌握施工进展等情况。
“‘四员代表’进驻后,重点关注计划、进度、技术、质量、资金和安全文明施工等内容,严控工程建设质量。”杨伟超说。
据了解,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计划在2026年6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潮白河通州段堤防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后续通过实施潮白河密怀顺段综合治理工程,潮白河将逐步成为“安全的河、生态的河、幸福的河、智慧的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3月19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