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北京

北京《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规范》印发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有了“硬杠杠”

发表时间:2025-02-15

  □本报记者 张爽 通讯员 苑宇书 陈立强

  北京市《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规范》近日正式印发,将于4月1日起施行,以落实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发展要求,确保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安全高效。

  规范由北京市水科院依托多年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研究实践和成果积累编制,适用于总库容在10万立方米(含)以上、1000万立方米(不含)以下的小型水库,有效填补了北京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标准的空白,为强化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制度和技术支撑。

  规范化管理显成效

  “此次编制的地方标准涵盖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制度管理、设施运行,到工程检查与安全管理,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基本实现小型水库全周期安全运行管理。”北京市水科院水战略与水文化研究所工作人员韩中华透露。在编制过程中,课题组围绕小型水库的运行安全这一核心,广泛搜集并整理了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等,并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特别考虑了极端天气和洪水影响,对管理规范进行了针对性修改和完善。

  北京共有59座小型水库,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建设时间久远,部分水库工程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这些水库的产权与管理主体多样,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市水科院的技术人员多年来持续深入调研各区小型水库,全面了解全市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工程运行维护、防汛责任落实及安全管理工作等。“只有真正摸清情况,心中才能有数,管理标准才能更加有理有据,易于实施。”韩中华说。

  韩中华还提到,市水务局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北京市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规程(试行)》,特别是随着《北京市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达标考核实施办法》的出台,北京在推动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怀柔区沙峪口水库和红螺镇水库为例,通过标准化创建,工程养护情况显著改善,运行管理与巡视检查工作也更加规范。

  让标准化管理成为习惯

  在延庆区佛峪口水库,值班人员王迎喜与同事们完成对大坝的细致巡视后,随即向上级汇报:“大坝一切正常。”

  步入办公楼,墙上悬挂的各项管理制度映入眼帘,从日常巡查流程到应急处置预案,无不彰显出水库管理的严谨与高效。记者随手翻开自动化监测设备的24小时数据记录本和日常巡查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雨水情数据和各项巡视数据。

  王迎喜和同事们的活动轨迹通常只在值班室和库区之间,一天3至5次的巡查频次,对他们来说已是寻常。“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也不能心存侥幸,每天只有工作做到位,心里才踏实。”王迎喜说。

  在这里,科技也为传统管理注入了新活力。监控室内,高清显示屏实时展示着水库各区域画面,智能监测系统如同敏锐的“哨兵”,精准捕捉着水位、水质的变化。轻点鼠标,工作人员便能全面掌握水库动态,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管理。

  延庆区小型水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重点围绕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等五方面,建立了管理职责清晰、管理手段先进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让标准化管理成为了习惯。“我们将按照新出台的《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规范》,逐一排查落实,确保各项运行管理措施符合要求。”该工作人员说。

  “此次地方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为首都水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力。”韩中华表示,市水科院将配合做好培训、应用推广等工作,全力支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15日

作者:张爽 苑宇书 陈立强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