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安徽

科学调度引活水 汩汩清泉护粮仓

——淠史杭灌区抗旱保灌侧记

发表时间:2025-08-02
  □通讯员 李卉 胡文倩
  盛夏时节,水稻进入需水关键期。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境内,一渠清水正通过渠系源源不断地奔向田间地头,为水稻拔节孕穗保驾护航。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加强科学调度,多源调水,全力抗旱保灌。
淠史杭淠河灌区水稻栽插后的航拍
  未雨绸缪  多源调水
  7月1日出梅以来,淠史杭灌区面平均雨量57毫米,较常年同期少七成。
  “目前灌区大面积中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双季晚稻正在栽插,农业灌溉迎来用水高峰。”淠史杭总局灌溉调度处处长朱善斌表示,“我们正在通过多引、多拦、多蓄、多提等措施,为灌区灌溉争取水源。”
  对于抗旱来说,蓄水和补水都是关键。灌区利用梅雨期集中降雨来水,拦蓄库区来水10.8亿立方米,有效恢复灌区大型水库蓄水。同时,利用渠首以上区间来水0.6亿立方米,内部库塘蓄水和城乡生活用水得到有效补充。
  同时,淠史杭总局进一步明确各灌片外水补给站供水范围,督促灌区外水补给站全力开机提水,‌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肥西县水务局副局长朱海涛介绍:“我县积极采取抗旱措施,谋划建设城关水系连通工程,总投资1.6亿元,通过中派电灌站从引江济淮河道提水到潜南干渠尾部,设计流量4立方米每秒。自7月16日通水运行以来,已提水2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4万多亩农田灌溉。”7月以来,淠史杭灌区尾部外水补给泵站累计提水9100万立方米,扩大了供水保灌范围。
  续建改造  高效供水
淠史杭金安灌片河山村
  “今年的用水条件比之前好太多了。”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何山村的种粮大户徐瑞仓高兴地说,“过去天一旱,我们这用水就得靠泵站,今年渠道修通了,水自己就到田里了。”
  徐瑞仓说的渠道,是淠河总干渠上的冯郢支渠,全长17千米,承担着向金安区、肥西县两地约1.45万亩农田灌溉供水任务。然而在2024年之前,这条渠道还是一条设施陈旧、淤堵严重的土渠,能通水的长度仅有5千米。渠道沿线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尤其是位于支渠尾部的何山村,庄稼主要靠天收,粮食生产得不到根本保障。
  2024年,淠史杭总局实施了淠河总干渠冯郢支渠补充设计工程,对冯郢支渠沿线实施衬砌防渗,并对沿渠的各类建筑物进行了拆除重建。2025年4月,工程顺利完工。
  “渠道改造后,我们村变化可太大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何山村人,何山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国见证了这条渠道翻天覆地的变化,“冯郢支渠已经20多年没有水能到我们村了,多亏了总局给我们修通了渠道,现在用水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现在渠道过水通畅,从渠道进水口到尾部,大约只需要1天半的时间。”淠河总干渠官亭管理分局局长张棋介绍。
  “水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有了冯郢支渠,今年的干旱对我没有啥影响,我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徐瑞仓自信地说。
  “十四五”期间,淠史杭灌区持续开展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各项工程全面升级,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实施单项工程27个,配套改造支渠以上骨干渠道224公里,新建、加固或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669座。改造工程完工后,灌区工程运行安全了,用水条件也大大改善,跑水、漏水、漫水等现象不断减少,用水效率显著提高,为抗旱保灌提供了硬件保障。
  优化服务  科学用水
  在淠史杭灌区舒庐干渠柏家岗管理所,数面印有“抗旱保灌解民忧,心系三农显担当”的锦旗在墙上尤为醒目,这是舒城县干汊河镇数名种粮农户对灌区抗旱供水工作的充分肯定。
  淠史杭总局各级管理单位深入一线镇、村,宣讲抗旱形势,了解各地种植结构、灌溉需求;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按照“水量包干、流量包段”的严格要求,强化定额消耗管理,精细编报农业涵口供水计划,强化跨市、跨县渠道和直管涵口用水管理,召开瓦西干渠等渠道供水协调会,积极协调上下游用水矛盾。一线职工深入田间地头,人随水走,增加沿渠巡查频次,严查跑水漏水,严格用水审批,及时处理灌溉用水申请,采取放水涵口错峰轮灌方式,精准调度,科学计量,控制消耗,畅通“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保障灌溉需求。
打通田间“最后一公里”
  “我们还建立了灌溉服务沟通群,邀请沿渠各乡镇水利站及村负责人入群交流,及时通知水情,沟通用水需求。”柏家岗管理所所长王文治介绍,“信息畅通了,矛盾减少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度也就增加了。”
  面对持续旱情,淠史杭总局坚持引、蓄、提、调多水源优化调配,不断加强水源调度,科学制定供水保障方案,落实落细管水措施,分阶段控制大型水库蓄水总量,横排头、红石嘴、龙河口三大渠首按日均2900万立方米集中供水灌溉,发挥有限水源抗旱效益。
  “我们将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降雨来水和蓄水变化,滚动研判供需水形势,及时调整年度灌区水量调度计划,指导灌区各地细化落实针对性措施,合理安排供水调度,全面做好供水保障。”朱善斌说。
  据统计,自4月16日开灌以来,截至7月30日,淠史杭灌区累计从六大水库灌溉引水14.2亿立方米,利用内部库塘蓄水5.6亿立方米,抽提外水3.06亿立方米,保障了945万亩水稻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
  数字孪生  精准配水
量测水工程管护
  科学的调度,离不开现代化设施的支持。
  自2018年起,淠史杭总局在重要引水口、分水口、用水管理分界断面、用水计量断面进行灌区量测水设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水情站点800多处。
  这些分布在渠道上的量测水设施,是淠史杭数字灌区建设的基础性设施之一,它们收集的海量监测信息为数字孪生灌区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今年抗旱供水工作中,我们着力加强量测水设施管理维护,中小型水闸和放水涵量测水设备在线率保持100%。”史河总干渠管理局副局长黄高明介绍,“通过沿渠的现代化量测设施,我们可以快速掌握当前渠道水位、流量等信息,基础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显著提升,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调度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淠史杭总局不断加快数字灌区业务平台开发应用进度,加强水情雨情工情监测预警,开展渠道防洪与供水调度仿真推演,提高调度方案科学性和调度过程的安全性,完善相关功能模块,优化灌区动态水资源配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作出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提高“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
  “今年,我们运用灌区供需水预测及配置模型,编制了灌区2025年度水量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不断动态调整。”淠史杭总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徐海表示,“我们利用数字灌区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灌区蓄水情况和预测来水情况,让预测预报更精准、配置调度更高效。”
  当前,淠史杭灌区仍处在用水高峰期。“面对接下来可能会持续的旱情,我局将不断优化灌溉供水方案,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为灌区农业丰收提供坚强的水支撑。”朱善斌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8月2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