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市:建好250余座小泵站 破解农田用水难
□通讯员 范明 邵永军 戴晛天
7月22日,安徽省天长市郑集镇施庄村的岗区稻田里,清凌凌的抗旱用水通过新铺设的灌溉管道汩汩流进田间。“往后种水稻,咱再甭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施庄村村民刘连坤看着生长得绿油油、壮实实的稻秧,难掩喜悦道。这片曾因缺水几近撂荒的稻田,如今因天长市“最后一公里”小农水灌溉工程的提水小泵站重新焕发生机。
近日,随着天长市“2025年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小农水攻坚工程陆续完工通过验收,曾受用水困扰的岗区农田迎来了“及时水”。“真是久旱逢甘露啊!”岗区群众纷纷叫好。这项惠民工程覆盖全市16个镇(街道)63个地势偏高的岗坡丘陵村,通过兴建、修复灌溉提水泵站250余座,有效破解了困扰种植户多年的“望天收”难题。
据了解,2025年春天,天长市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2025年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攻坚工程联合巡查组,在草庙山南坡、金集镇马塘村杨庄组南片高岗地巡查时发现,部分基本农田被违规用来种植树木。在巡查组督促和积极协调下,村组相关负责人迅速整改,移除苗木,恢复土地耕种功能。但复垦后的70余亩农田因地势高、农业耕作用水困难,仍面临再次撂荒的风险。
为此,天长市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金集镇和马塘村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一道,将杨庄组高岗地纳入“最后一公里”小农水灌溉工程,获得市级水利“小农水”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工程通过开沟渠、架设输电线路、建提水电灌泵站,让灌溉难题迎刃而解。如今,一座座小泵站如同架在田间的“输水桥”,让岗区农田告别缺水困境,为农业丰收夯实水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7月24日
作者:范明 邵永军 戴晛天
责任编辑:罗景月 宋雨恒(见习)